读古句066.“执要委务”
(2015-08-29 05:40:10)
标签:
文化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原句:执要于己,委务于下
【警言选之六十六读文】
公元289年,淮南相刘颂上疏晋武帝。其中有以下一句:
原文:圣王之化,执要于己,委务于下,非恶劳而好逸,诚以政体宜然也。(《资治通鉴》第82卷)
译文:圣明的君王实行教化,要自己掌握住根本,把事务委托给手下人去办理,这并不是好逸恶劳,实在是由于国家的体制适宜如此。
简释:“执要于己,委务于下”,意思是,要自己掌握住根本,把事务委托给手下人去办理。此句所涉及的是“执要委务”问题。运用此句的意义在于,领导者在工作中要处理好自己与部属的关系。
【读后随笔】
“执要于己,委务于下”,乃千古经验之谈。它揭示出一种组织群体活动的领导方法。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领导者都注意运用这一方法,在大事上不含糊,在小事上不计较,把“执要”与“委务”结合起来,导演出多姿多彩的活剧,创造出令人敬佩的奇迹。
关于“执要于己”的问题。放弃“执要”就是放弃领导。这是“执要”重要性所在。何为“要”?“要”,不是主观随意性的东西,而必须以客观实际为依托,来加以分辨。一是在局部与全局的关联中比较,凡带全局性的为“要”;二是在眼前与长远的互动中比较,凡带长远性的为“要”;三是在少数人与多数人的联系中比较,凡带群众性的为“要”。也就是说,凡是涉及全局、长远、群众利益的事,必须紧紧抓住不放。
关于“委务于下”的问题。不懂得“委务”就是不懂得领导。这里,说的是“委务”的必要性所在。任何领导者都不可能包揽一切,什么事都由自己亲手去做。如若形成这种现象,一切事情都在等、靠、拖之中,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委务于下”的方式很多,有直接委务与间接委务、部分委务与完全委务、临时委务与长期委务等。在委务的过程中,要有必要的反馈和检查,但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及时的指导帮助。
“执要于己,委务于下”,不仅是一种好方法,而且是一种理智和大度。《庄子·齐物论》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理智大度者总是广博豁达,爱耍小聪明的人常常斤斤计较;追求大理的人总有烈火一般的气势,拘泥小理的人常常是喋喋不休。高明的领导者、管理者,在自己的岗位上潇洒自如地工作,是因为理智和大度,使他们专注于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主要方向,不拘泥于琐碎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