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句040.“刻鹄类鹜”

(2015-06-03 05:32:18)
标签:

文化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原句:刻鹄不成尚类鹜

【警言读文】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东汉名将马援写信给他的侄子马严、马敦,要求他们向榜样人物学习时要注重方法和实效。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形象比喻:

原文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资治通鉴》第44卷)

译文效法龙伯高不成,还可以做恭谨之士,正如人们所说的“画鸿鹄不成还可以象鸭”了。

简释:“刻鹄不成尚类鹜”,意思是,画鸿鹄不成还可以象鸭。此句可缩成“刻鹄类鹜”,为成语句。运用此句的意义在于,比喻仿效不成,适得其反。

【读后随笔】

马援在信中提到的龙伯高,据说此人为人宽厚谨慎,言谈合乎礼法,谦恭而俭朴,廉正而威严;马援对他很敬重,希望其侄子们效法,但又担心他们难以学到,千万不要求鸿鹄之志求不好,却成为一只鸭子。因此,这句话常常用来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效,以至成为空谈、笑谈。

有志者事竟成。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志。人若无志,就不会有前进的方向,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人不仅要立志,而且志当存高远,有远大的抱负,也就是《史记·陈涉世家》中所说的“鸿鹄之志”。一个人的“鸿鹄之志”,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马援教育自己的儿子、侄子,向有志向的学习,成为志存高远的有用人才。这是父辈的责任。同时,还要求他们立“鸿鹄之志”,要以身力行,扎实做好。马援的这一要求也是有道理的。

想做鸿鹄,却成了鸭子。这是容易发生的问题。所谓“鸿鹄之志”,不是好大喜功,不是好高骛远,不是说大话放空炮,而是放眼天下,志在四方,点滴做好自己身边的事。古云:虚心实做,成事可冀。“鸿鹄之志”只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才有实现的希望。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看来令人振奋,实际难以成事,到头来适得其反,原本能实现的目标却未实现,这就叫做鸿鹄不成反成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