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句019.“应物而变”

(2015-04-01 09:17:49)
标签:

文化

笔记

《资治通鉴》

原句: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警言读文】

确立战争胜负策略的关键是什么?东汉末年的政论家、史学家荀悦,在深入分析形、势、情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原文:权不可豫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设策之机也。(《资治通鉴》第10卷)

译文:应事的权变是不能够预先设计出来的,事态的变化是不可能事先考虑周全的;随时机的转运而转运,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是制定战争胜负策略的关键所在。

简释:“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意思是,随时机的转运而转运,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此句所涉及的是“应物而变”问题。运用此句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要机动灵活地处理事情。

【读后随笔】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就是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时机,灵活多变地处理各种事情。简言之,就是随机应变。“应物变化”所强调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既要老老实实尊重客观情况,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把握住“应物”所提供的良机。

从军事上说,战争指导者要“应物而变”,善于根据敌情的变化,来灵活机动地制定自己的战略战术,展开作战行动,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历代兵家都认为,“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为人所熟知,当曹操说破刘备的抱负时,刘备是那样巧妙地渡过了险关,才赢得了后人对刘备随机应变的赞誉:“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在经济活动中,要“应物而变”,依据市场变化而决定经营方针、政策和办法,畅销阶段及时投入,恰当涨价;平衡阶段适当削价,收回成本;滞销阶段坚决甩卖,以防资金积压。总之,适时应物而变化,进退自如,以确保经营活动的主动权。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也要“应物而变”,善于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充分发挥思想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跳出思维的固定模式,即跳出预先设计的框框,去开拓思维的广阔空间;革除简单静止看问题的习惯,去把握事物变化的方方面面,从常人不易看到、难以想到的地方,建立起事物的联系,产生不同寻常而又切实有效的办法。

《庄子·秋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变。”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变化的,就像马一样奔驰,一举一动在变,无时无刻在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是万物自身变化的结果。所以,无论何人、无论何时、无论从事何种活动,必须应物而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休博敬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