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009.刘弗陵“复业”皇帝

(2015-02-22 06:32:56)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皇帝之九读文】

原文:秋,七月,罢榷酤官,从贤良、文学之议也。帝之末,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瓣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是匈奴和亲,百姓充实,稍复文、景之业焉。(《资治通鉴》第23卷)

译文: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秋季,七月,汉昭帝接受贤良、文学们的建议,撤销负责酒类专卖的官员。汉武帝末年,国家财富虚耗,户口减少了一半。霍光深知,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如今与匈奴恢复和亲,百姓得到安定和充实,渐渐恢复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定安、繁荣局面。

简介:刘弗陵(前94—前74年),西汉皇帝。汉武帝少子,母赵婕(钩弋夫人)。八岁继位,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帝皇帝,是为汉昭帝。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他沿袭汉武帝后期政策,西汉衰退趋势得以扭转。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死,年仅二十一岁,葬于平陵。

【读后随笔】

有谁会想到,西汉王朝的复活,竟然是一位儿童。这位童者叫刘弗陵,后曰:汉昭帝。汉昭帝即位时不到8岁,死时也只有21岁,在皇帝位13年。到14岁后,他却干得有板有眼,让人看出是个有为之君。

汉武帝末期,西汉王朝面临的形势不好。由于武帝先前对外用兵,对内大兴土木,国库耗空,民赋加重,社会矛盾激化,王朝衰退趋势看是无法扭转。汉武帝死,遵从遗诏,由老成持重的大将军霍光辅佐年幼的刘弗陵执政。几年过去了,虽然朝政有一定的变化,但未从根本上好转。于是,朝廷高层有些人对霍光心生忌恨,左将军上官桀、大臣桑弘羊、长公主和燕王刘旦等,寻找各种机会陷害打击霍光,企图夺取皇帝大权。

就在汉昭帝14岁的那一年,霍光出去检阅保卫皇帝的羽林军,并带回一名校尉。上官桀等人便以此为由,立即制造出一起假案,以燕王刘旦的名义向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听说大将军霍光出去检阅羽林军,坐着与皇帝一样的车,又私自调用校尉,这些行为是不尊重皇帝、滥用职权。我担心他有阴谋变乱,我要求到皇宫去保卫皇上。”昭帝看完后,将信放在一边。第二天早朝时,霍光知道有人状告他,吓得摘下帽子,趴在地上等着皇帝发落。旁边站着的上官桀等人自以为得计,心想这回你霍光有口难辨了吧!没想到,年轻的昭帝却说:“大将军戴上帽子请起。我知道这信是假的,大将军无罪。”随后,小皇帝拿着信对众臣说:“大将军检阅羽林军是在长安附近,调用校尉又是最近的事,两件事一共不到十天工夫,燕王远在北方,他怎么知道呢?就算知道,马上写信派人送来,也到不了长安呀。再说,大将军要作乱,也用不着调用一个校尉。这明明是有人陷害大将军,信分明是假的。”一语即出,众大臣暗自佩服昭帝英明。

汉昭帝识破阴谋不久,刘旦、上官桀等人干脆发动武装政变,杀掉霍光,废除昭帝,由燕王刘旦即位。就在他们准备动手之时,却走漏了消息。汉昭帝在霍光的的辅助下,诛杀上官桀、桑弘羊,逼刘旦自杀,成功地避免了一场政变。史称“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以诛桑弘羊、上官桀,后世称其明”、“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在霍光的辅佐下,汉昭帝匡失救弊,重整江山,接连采取几项有影响的政策措施: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巡行郡国,举贤良,问民所疾苦、冤恨,查办失职官吏;遣使者赈济贫民,发给粮种,免除一年租税;宣布武帝时期的案件,皆赦免不究。这些政策措施对于缓解武帝以来的社会危机,起了重要作用。正因为政策方向对头,加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到位,百姓又能够得到实惠,所以使濒临崩溃的西汉王朝开始焕发出生机,渐渐恢复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定安、繁荣局面。遗憾的是,汉昭帝刘弗陵还没有来得及尽展其雄才大略,便病逝于长安,年仅21岁,葬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