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军事095.新城之战与德国入侵波兰空袭战
(2015-01-22 05:57:33)
标签:
军事笔记《资治通鉴》 |
【古战摘读】新城之战
初,孟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殂,阶、尚皆卒,达心不安。诸葛亮闻而诱之,达数与通书,阴许归蜀;达与魏兴守申仪有隙,仪密表告之,达闻之,惶惧,欲举兵叛;司马懿以书尉解之,达犹豫未决,懿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吴、汉交通,宜观望而后动。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懿分诸将以距之。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资治通鉴》第70卷)
公元227年,司马懿要秘密进讨固守在新城(今安徽合肥西)的孟达。司马懿说:“孟达是个不讲信义的人,这时正在怀疑观望,我军应抓住时机,速战速决。”于是,司马懿领兵急速行军,日夜兼程,仅用八天就抵达新城城下。吴、蜀各派将领援救孟达,都被司马懿派将领分路拦阻。孟达原以为司马懿不可能很快到来,没想到司马懿已经兵临城下。孟达只是无奈地惊叹:“我起兵仅八天,司马懿便兵临城下,怎么如此神速!”司马懿兵临城下之后,又毫不犹豫地快速发起进攻,只用16天时间占领了全城,并斩杀了孟达。
【今战简介】德军入侵波兰空袭战
1939年9月,德军开始实施“白色计划”,对波兰发起了“闪电式”的空中进攻。德空军参加这次战役的有第一、四航空队,约2000架飞机,波兰能用于作战的飞机仅400多架。德空军首先袭击波兰的克拉科夫机场、伦贝格机场,空袭普特齐格—拉美尔海军基地和华沙的奥肯切航空港等地,德军很快掌握了制空权。此后,除以部分兵力同波兰空军作战外,主要是破坏波兰的铁路枢纽、交通干线、桥梁、渡口、通信设施;轰炸主要城镇和波军阵地。9月27日,德空军动用1150架飞机,对华沙居民区进行大规模轰炸,使华沙变成一片废墟,波兰军民死伤惨重。9月28日,华沙失陷。10月初,波兰无奈地停止抵抗。历时28天的闪击作战行动,使波兰空军遭受重大损失,除116架飞机转场到罗马尼亚外,其余全部被击毁。德空军损失飞机209架。
【战法随笔】从“速战速决”到“白色闪电”
从“速战速决”到“白色闪电”,揭示出一个道理:时间就是军队,神速就是胜利。古代作战是这样,现代作战更是如此;地面作战是这样,空中作战更是如此。
现代空袭作战,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作战兵器的性能大大提高,作战效率成倍增长,空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结果。这就使需要与可能得到有机结合,使空战战役行动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时间短促、速决性强的特点。当年德国攻入波兰,被称之为“白色闪电”,从空袭开始到结束,还历时28天。现在,空战战役所达成目的的时间在缩短。1981年6月7日,以色列长途奔袭伊拉克,空战两分钟就全部炸毁伊苦心经营20年、耗资4亿多美元的核反应堆;1986年4月15日,美军远程奔波5000公里空袭利比亚,只用12分钟就全部摧毁预先选定目标;2003年伊拉克战争,短短空袭十多天,就达成目的,使地面部队占领巴格达。
要在空战中做到争分夺秒,速战速决,首先是战前准备要充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想,各个环节工作要做细致,把战前准备做到位。其次是抓住战机,先敌开火,“难得者时,易失者机”,时间以秒计算,战机稍纵即逝,难得的是时间,易失的是机会,一定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战机。再者就是在战役行动中,注重协同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每一行动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单位时间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