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军事067.大海寺之战与众勿轻敌

(2014-12-25 05:31:43)
标签:

军事

笔记

《资治通鉴》

【战例摘读】

原文:荥阳太守郇王庆,弘之子也,不能讨。帝徙张须陁为荥阳通守以讨之。庚戌,须陁引兵击让,让向数为须陁所败,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让不得已,勒兵将战。密分兵千余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陁素轻让,方陈而前。让与战,不利,须陁乘之,逐北十余里。密发伏掩之,须陁兵败。密与让及徐世绩、王伯当合军围之。须陁溃围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陁跃马复入救之,来往数四,遂战死。所部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河南郡县为之丧气。鹰扬郎将河东贾务本为须陁之副,亦被伤,帅余众五千余人奔梁郡,务本寻卒。诏以光禄大夫裴仁基为河南讨捕大使,代领其众,徙镇虎牢。(《资治通鉴》第182卷)

译文:荥阳太守郇王杨庆,是杨弘的儿子,无力讨伐瓦岗军。隋炀帝任命张须陁为荥阳通守去讨伐翟让。庚戌(二十七日),张须陁带兵进攻翟让,翟让以前曾多次败在张须陁手下,听见张须陁领兵前来,非常恐惧,想退避。李密说:“张须陁有勇无谋,军队又多次获胜,既骄傲又凶狠,可以一战便把他擒获。您只要摆好阵势原地不动,我保证为您打败他。”翟让不得已,率军准备迎战。李密分兵一千多人埋伏在大海寺北边的树林中。张须陁一贯轻视翟让,把军队布成方阵前进。翟让同他一交战,便败退下来,张须陁乘胜追击了十多里路。李密派出伏兵突然袭击,张须陁大败。李密与翟让,以及徐世绩王伯当等人的军队会合,包围了张须陁。张须陁突围出来,他的部下不能全部突围,张须陁跃马又冲进重围。这样来来往往好几回,张须陁战死了。他的部下昼夜号哭,几天不止,黄河以南的郡县都为之沮丧。鹰扬郎将河东人贾务本任张须陁的副将,也受了伤,率领剩下的五千多军队逃奔梁郡。不久,贾务本也死了。炀帝下诏,任命光禄大夫裴仁基为河南讨捕大使,代替张须陁统令他的部下,把大本营迁移到虎牢。

公元616年,张须陁带兵进攻翟让。两人曾多次交战,都是翟让败。这次,张须陁依仗自己兵多势众,也不把翟让放在眼里,而翟让非常恐惧。李密帮助翟让在大海寺(今河南郑州西)北边设下埋伏圈。翟让按照李密计谋,一交战就败退下来,张须陁不顾一切,乘胜追击十多里路,很快陷入李密设置的包围圈。张须陁跃马冲杀,难以解围,最终战死,残余人员逃回军营。

【兵法浅析】

张须陁因为兵多势众,曾几次打败翟让,便狂妄自大,根本不把瓦岗这支小军队放在眼里,说打就打,说追便追。没想到大海寺这一仗,由于张须陁轻敌猛追,结果中了李密圈套,遭遇瓦岗军伏击,落得个部队溃败、本人被杀的下场。这个战例中的张须陁现象再次说明,即便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军队,也没有任何理由骄横轻敌,正如兵家所言:“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即筒称为“众勿轻敌”。

“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一兵语,源于周代兵家吕尚的《六韬·龙韬·立将》。原文说:“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也。”大意是说,不要以军力势众而轻视敌人,不要以受命艰巨而拼于一死,不要以已身份高贵而看不起别人,不要以个人的见解而违背众人的意见,不要以诡辩而作为真理。

“众勿轻敌”,是军事上的警言。兵力有强有弱,是正常现象。强势打败弱势,是战争的一般规律。但在一定条件下,强势往往被弱势所击败。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强势轻视弱势。历史上的张须陁之死,就是狂妄轻敌所致。他自以为是朝廷的正规军,地大人多兵力强,根本不把瓦岗寨这个小地方放在眼里,认为翟让一伙不堪一击,结果适得其反,强被弱所败,优为劣所胜。

【读后随笔】

张须陁现象,也是未来战争中极好的反面教材,启示军事指挥者,一定要把“众勿轻敌”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从内因上说,必须注意陶冶自己的性格,养成遇事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增强自控能力,防止轻敌问题的发生;从外因上讲,多听听周围人的意见、建议和劝告,以此来缓冲自己的情绪,防止头脑发热,轻敌冒进;从内因和外因的结合上说,要保持清醒,谨慎行事,不自以为是。

“众勿轻敌”,头脑要清醒。处于强势地位的军队,在对敌作战中,切不可被自身的强势冲昏头脑。战场上的不清醒,大概是最可怕的。人生中的卑微自然不幸,一般却没有太大的危险,躺在地上的人是不会摔死的。最可怕的情境是身处险峰而高视阔步,只谓天风爽,不见峡谷深。这正是不清醒者的典型情境。关羽大意失荆州,是战史上不清醒的经典故事。关羽自然不把吕蒙、陆逊之辈放在眼里,然而正是他们使关羽步步败退,最后只有困守麦城。这时的关羽如梦初醒,深知自己对东吴的防备太大意了,想抄小路逃往西川。然而为时已晚,吕蒙的东吴军早已埋伏在那里,一阵鼓响,伏兵四起,关羽被生擒,后被斩首。关羽之死,可谓千古悲歌,其一生忠义,几近完人,只因为一时不清醒而酿成苦果,失地断头。

“众勿轻敌”,行动要谨慎。己方强大了,不等于什么问题也没有了,可以随心所欲地打败敌人。其实并非如此,强者有强者难处和不足。谨慎便可发现这种难处和不足。老子曾经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一个不自我表现的人,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长进。老子的话虽有“无为”之意,但可告诉人们谨慎可以自知之明,用于作战可以弥补不足。翻开战史,不少以弱胜强的战例,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共同特点就是谨慎。在作战过程中,往往是对弱方不利的一面,由于弱方能谨慎对待,因而不利却变得有利了;相反,往往是对强者有利的一面,由于强者处理不谨慎,却变得不利了;由于强弱在不利与有利中转化,弱者变得不再弱,强者变得不再强,结果强者被弱者所击败。多次参加实战的兵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失败与胜利一样,都有同等意义,如果失败使你懂得谨慎,那么这次失败就给予了你胜利的财富。

在对敌作战中,头脑清醒和行为谨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确对待彼已。这也是“众勿轻敌”的关键所在。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当有人赞扬他学识渊博时,他总是说:“我惟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同理,当有人在战场上奉承你的时候,你也一定要选择“一无所知”,来加以应对。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对手什么都不行,那就要出现“轻敌”问题了。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勇将龙且奉命率大军救援齐王田广。韩信听说龙且兵到,召见将领嘱咐说:“龙且是有名的猛将,只可智取,不可硬拼,我只能用计擒住他。”于是,命令部队后撤三里,选择险要高地安营扎寨,按兵不动。龙且以为韩信怯战,摆出性高气傲、很有能力的样子,对部属说:“韩信不过是一个市井小儿,有什么本领?听说他少年时要过饭,钻过人家的裤裆,这种无用之人,怕他什么!”并对他的副将笑着说:“现在韩信碰上我,他才晓得刀是铁打的,我管教他脑袋搬家!”由于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看待别人,其结果是楚军被汉军打得大败,龙且被斩杀,三千楚兵统统当了俘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