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军事054.平模之战与我专敌分
(2014-12-12 05:42:21)
标签:
军事笔记《资治通鉴》 |
【战例摘读】
原文:(龄石至平模)诸将以水北城地险兵多,欲先攻其南城,龄石曰:“今屠南城,不足以破北,若尽锐以拔北城,则南城不麾自散矣。”秋,七月,龄石帅诸军急攻北城,克之,斩侯晖、谯诜;引兵而回趣南城,南城自溃。龄石舍船步进;谯纵大将谯抚之屯牛脾,谯小苟塞打鼻。臧熹击抚之,斩之,小苟闻之,亦溃。于是纵诸营屯望风相次奔溃。(《资治通鉴》第116卷)
译文:(朱龄石兵到平模)各位将领认为江北的城垣地势险要,守兵众多,所以打算先进攻江南的城池工事。朱龄石说:“现在,我们即使屠灭了南城,也没有办法攻克北城,如果集中精锐攻克北城,那么南城便不用挥旗进攻也会自动溃散。”秋季,七月,朱龄石统帅几支部队向北城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攻克。斩杀了侯晖、谯诜,又带兵回师进攻南城,南城自动溃败。朱龄石把船遗留在江中,上岸步行向成都进发。谯纵的大将谯抚之在牛脾屯聚兵力,谯小苟驻防打鼻。臧熹进攻谯抚之,把他杀了;谯小苟听说这个消息,也全军崩溃。于是谯纵手下的那些军营卫所,一听见东晋部队到来的消息,便都一个接一个地崩溃瓦解。
公元413年,东晋将领朱龄石等人带兵攻打平模(今四川彭山东)。当时,平模北城的守兵众多,很难攻破。朱龄石将自己的兵力集中起来,采取阻隔南城、重点攻击北城的策略,亲自带领精兵发起猛烈进攻,终于攻克了北城。这时,已被分割的南城不用攻打,自动溃散。接着,其它一些敌军驻防点,也随之溃散。从而,东晋的军队解放了平模,全线占据了江北险要地势。
【兵法浅析】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意思大致是,我方的兵力集中为一,敌方的兵力分散为十,这样就能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打击敌人,从而造成我众而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则与我方当面交战的敌人的力量就很有限了。
平模之战,东晋将领朱龄石实际上采用的是“我专敌分”战法。面对南城和北城的强大敌人,如果平分兵力去攻打,很难取胜,还很可能打败仗;只有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进攻一面,形成“我众而敌寡”的态势,才能做到“以众击寡”,克敌制胜。朱龄石正是运用这一战法,攻克了北城,从而带动了整个江北的胜利。
我专敌分,是孙子集中兵力歼灭敌军的战略思想。将帅要擅长将己方分散的兵力集中,而利用计谋分散敌军的兵力,削弱他们的实力,造成以多击寡的优势,“以十攻其一”、“我众而敌寡”,胜利也就顺理成章了。所以《兵经百篇·分字》说:“合兵以壮威,分兵以制胜。统数十万之师而无壅溃者,分法得也。”善合善分,确实是配置兵力、克敌制胜的一门高超艺术。
【读后随笔】
古今中外一切高明的军事家,无不看重“我专敌分”。这里所说的“专”,就是集中为一体;“分”就是将强敌分散。“我专敌分”的基本含义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分散之敌。“我专敌分”是一个争得战争主动权的战法。
在高技术战争中,尽管武器的杀伤威力、部队的机动能力和战场的侦察手段有了很大改观,但 “我专敌分”仍然可以发挥新的强大作用。几场进行过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表明,“我专敌分”赋予了新的内容,依赖优势人力的时代行将结束,取而代之的主要是火力和信息力的集中。这种集中,不仅表现在地上,而且表现在空中与海上;不仅表现在“硬杀伤”上,而且表现在“软杀伤”上,实现陆、海、空、天、电磁的多维力量的统一,使军队整体作战效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打赢未来战争,也要很好地研究和运用“我专敌分”战法,尤其是对这一战法中的“专”与“分”要正确认识、科学把握。
“我专敌分”要突出“专”。坚持军事行动上的集中,乃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将最大战力置于决胜点上,对敌实行决定性打击,而发挥我全面或局部的绝对优势功效。欲达到此目的,则要围绕“专”这个关节点,认真处理好一些经常性问题:在集中的内容上要适势,突出技术和质量优势;在集中的程度上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在集中的时机上要适宜,不要过早也不要太迟;在集中的配置上要适情,既有合也有分,在不影响集中的原则下还要注意疏散。
“我专敌分”要注意“分”。破坏敌人兵力的集中,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于已经集中之敌,可以用分散袭扰的方式,将它分散;二是对已经分散之敌,可以用分散对分散的方式,阻止它集中。分散敌人力量,先要以佯动、佯攻掩饰自己的意图,使敌人不能明了我用兵的时间、地点。这就是孙子所说的:“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我所与战者寡矣!”西方兵学家李德哈达针对这种现象说:“真正之集中,即有计划分散之结果。”
正确地运用“我专敌分”的战法,还有一个解决好自身“专”与“分”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己方的“专”也离不开“分”。要造成合理的集中,不仅它本身包含着“分”的因素,而且还要在次要方向上分散出少部分兵力去破坏、阻止敌人的集中,以确保己方集中兵力迅速歼敌。如果没有这种“分”,己方就难以在主要方向上顺利地集中,也不能有效地破坏敌人的集中。当然,这种自身的“分”要服从于“专”。己方的兵力分散相对兵力集中而言,只是一种手段;通过分散达到集中,造成对敌优势才是目的。一切不利于兵力集中使用的分散,均在反对之列。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注意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不注意集中兵力打正规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战胜敌人的;同理,只重视正规战而完全放弃游击战,对战争的全局也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大凡有作为的军事指挥者,在重视自身“专”的前提下,并不忽略自身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