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军事023.昆阳之战与身先士卒

(2014-11-11 06:19:41)
标签:

军事

笔记

《资治通鉴》

【战例摘读】

原文: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乃悉发之。六月,己卯朔,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易之,自将万余人行陈,敕诸营皆按部毋得动,独迎与汉兵战,不利,大军不敢擅相救;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注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士卒奔走,各还其郡,王邑独与所将长安勇敢数千人还洛阳,关中闻之震恐。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资治通鉴》第39卷)

译文: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队,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士兵守在那里。刘秀说:“现在如果打垮敌人,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于是征发了全部军队。六月己卯朔(初一),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前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首级。将领们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太奇怪了!请让我们冲在前面吧,以便协助将军!”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乘机都冲杀过去,斩了千百个首级。接连获胜,继续进兵,将领们胆气更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刘秀就和敢于牺牲的三千人从城西滍水岸边攻击王莽的主将营垒。王寻、王邑轻视汉军,亲自带领一万余人巡行军阵,戒令各营都按兵不动,单独迎上来同汉军交战,不利,大部队又不敢擅自相救;王寻、王邑所部阵乱,汉军乘机击溃敌军,杀了王寻。昆阳城中的汉军也击鼓大喊而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军大溃,逃跑者互相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适值迅雷、大风,屋瓦被风刮得乱飞,大雨好似从天上倒灌下不,滍水暴涨,虎豹都吓得发抖,掉入水中溺死的士兵成千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王邑、严尤、陈茂等以轻骑踏着死人渡过滍水逃走。汉军获得王莽军抛下的全部军用物资,不可胜计,战利品接连几个月都拾不完,余下的就烧掉。王莽军的士兵奔跑,各还故乡,只有王邑和他带领的长安勇士几千人跑到洛阳,关中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惊惧。于是海内豪杰一致响应,都杀掉当地的州郡长官,自称将军,用更始年号,等待更始皇帝的诏命;一个月之内,遍布于天下。

公元23年6月1日,抵定陵、郾县的刘秀,在说服不愿出兵的诸营守将之后,带领一千多兵马为前头部队驰援昆阳(今河南叶县一带),并在距王莽大军很近的地方摆开阵势。此时,王莽的将领派出几千人前来交战,刘秀带兵冲过去斩杀几人。刘秀的行动带动和影响了将兵,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英勇杀敌的。这时,刘秀和敢于牺牲的三千人一起,从滍水攻击王莽的主将营垒,王莽军大溃,踩死溺亡不计其数。汉军的胜利消息,很快遍布天下,影响着海内豪杰。

【兵法浅析】

汉军在昆阳打败王莽军主力,刘秀的模范行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军事上叫做“身先士卒”,属于励士方面的战法。所谓“身先士卒”,就是作战时军事指挥者应冲在士兵前面、奋勇杀敌。

《孙子兵法·计篇》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大意是,作为将帅,要具备智慧、威信、仁爱、勇敢、严格的品质。将帅的勇敢品质和行为,在克敌制胜中起重要作用。在战场上,将帅身负指挥全局的重任,同时也是军旅团结之中心,其才能之高下、作用之大小,影响战局之成败甚大,因此将帅本身的素质和表现极为重要,将帅非人人可为,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项条件,才算合格的将才。在这五项条件中,“勇”与“严”最为重要。因为它反映了军队的特征,是军人的天然素质。就军队而言,失去“勇”与“严”,就不成其为军队;作为军人来讲,失去“勇”与“严”,就不成其为军人。在“勇”与“严”问题上,将帅不只是一般地践行,而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只有这样,军队才能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

刘秀作为汉军之主,他在战场上深深懂得身先士卒的作用和力量,因此在强敌面前,他带头不怕死,冲杀在前头,以此带动和感动了部属,部属以“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的精神状态投入战斗。于是,战场上呈现出“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的景象,杀得王莽军队四处逃窜,王莽不可战胜的“神话”,很快被汉军的实际行动所打破,从而为彻底战胜王莽起了先导作用。

【读后随笔】

在战争的紧要关头和危险时刻,指挥员身先士卒,可以焕发士气,激发部属舍生忘死地与敌作战。“身先士卒”蕴含着深刻的奥妙和无穷的力量。

常言道“有不怕死的将军,才有敢死的士兵”。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而战场却是残酷的。在这样的战场上,既是对部队的检验,更是对领导的考验;既可以展示指挥者的指挥才能,又可以透视指挥员的品格行为。以身作则、不怕牺牲的自觉行为,是指挥者应该具备的品格。这种品格和行为,不仅是一种凝聚力、号召力,而且是一种具有哲理的魅力。

靠前指挥,“跟我上”,带领士兵英勇作战,不但会赢得整个战役的胜利,而且还会减少牺牲。相反,言行不一,脱离士兵,贪生怕死,不敢靠前指挥,既涣散军心,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常常必败无胜,往往必死无疑。这叫榜样的“力量”,又叫“身先士卒”的辩证法。

未来的“身先士卒”,虽然也是要求战争指挥员带头英勇作战,但不完全是停留在原来的样式上,突出强调要加大科技含量。第一,要“先”在科技观念上,讲究信息化作战的意识要比别人强一些;第二,要“先”在科技掌握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要比别人多一些;第三,要“先”在科技使用上,运用新技术新装备的能力要比别人高一些。总之,未来的“身先士卒”就是指挥员在作战时,要善用科学技术带头与敌人作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部队。

“身先士卒”,不论现在还是将来,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深入士兵之中。严格地说,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是“身先士卒”之源。没有深入,就没有感情基础。没有感情的“身先”,就难以在战争中产生真正的效果。拿破仑对此有切肤之感。据记载,滑铁卢战役之后,拿破仑曾经把这次决定命运的失败,归咎于他“很久没有和士兵一起喝汤了”。这个带有滑稽色彩的结论,史学家未必赞成,但就拿破仑本人来说,也许的确是发于内心的自责。拿破仑确实是一个注意深入士兵的将领,他几次历尽艰险的远征,都走在风尘仆仆的队列里,置身于枪林弹雨的前线,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赢得了士兵的拥护和爱戴。一旦疏远了士兵,“很久没有和士兵一起喝汤了”,也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拿破仑的自责不无道理,也值得后人引为鉴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