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润练习场还有的时候,我偶尔会去,因为一帮朋友喜欢在那里练球。
练习场后面的高坡上,一直在施工,不知从哪天起,常看到球车从上面驶过,还带着球童。惊诧后赶紧打听,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北湖玖号。
出于好奇去打过两次,仅此两次。除了会所奢华的装修,每人一车俩球童的特殊待遇外,球场并没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由于球会讲究,必须有会员陪同才能打,再者太贵,之后就没去过了。
对于我这种打球上瘾的人来说,一定是果岭比会所重要。有时候想,业余高尔夫也是分阶级的,休闲阶级和嗜好阶级,球场周末是给平日上班的球友休闲的,平日是给瘾大者战斗的,而北湖这样的球场,则是给有特殊需要的人预备的。
打球久了,逐渐听到一些传闻,是说有两个场子,常常有大局,京城一帮业余高手整天扎在哪儿。于是乎一帮新贵(指球技)纷纷而至,似乎只有在这里方能扬名立腕。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动不动就鸿华、cbd的,对约别的场子一脸的不屑。小偷行当里管偷钱包叫玩皮子,玩皮子里管只在熟悉地点作案叫啃地皮,呵呵,感觉有点儿像。其实还真有些道理,起码我在这两个场子就打不好。
从去年开始,高手们聊局时,又多了个场子:北湖玖号。
或许是因为人少?或许是大局在档次上一定要有别于小局?我总觉得不会是因为难度。
当董总说打北湖时,我就猜到是跟李总,果然,是用他的会员定场,还有一个是张总。
李总和张总平时都是混鸿华、cbd的,今年还是第一次照面,听说李总近来状态正好,张总前两天也刚刚打过76杆的好成绩,今天的局凶多吉少。
会所很冷清,不象之前来时那般喧哗,也许真的跟反腐倡廉有关。
预计打27洞的,但看着天气阴阴的样子,恐怕18洞都够呛了。
到底是鸿华培训出来的,李总先发制人,稳健地用帕跟我们打着招呼,我发现他一号木比原来远了很多,其它杆也都精准了。今天的局是我跟李总打董总、张总,个人都单比洞,所以开始也没怎么吃亏。
几洞过后,我忽然发觉球场挺难的,球道起伏不平,有些地方还很窄;果岭落差很大,周边布满沙坑;距离平均四杆洞四百二三,5杆洞根本没有两昂的机会。真不知道前两次是怎么打的,居然认为简单。主要配合我的那个球童很好,人漂亮又热情,我们不断地交换着对球场的看法,她说:“经常有客人讲,第一次打八十多杆,认为容易,但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八了。”
说难,主要是因为我今天一号木发挥的很好,几乎都在球道上,但结果却全是加一,打个帕跟过年似的。前阵子精准的铁杆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每次攻果岭时,都感觉有危险。昨夜的大雨,并没有减缓果岭的速度,一推就过洞很多,回推没自信,不下4次一码距离不进,导致后来大家连ok距离也不吱声了。打不到帕,自然得输,前九过后败的挺惨。
新发现,这北湖怎么有点半山地的感觉呀?难道这一两年内又有改造,反正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
张总今天失误也挺多的,似乎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一气之下踢了集体,个人单踢李总。
我猜他是觉得我和董总弱些,不好意思跟我俩较劲。其实董总今天发挥的非常优秀,完全靠他一个人顶了几个洞,始终保持赢利。这门大炮,一号木只有一次失误,其它均在球道,铁杆切杆也准,与前两天比,像换了个人,看来的确是打李总来精神。
集体上诉后,连顶了2洞,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到现在还没有人打鸟哪,若此时出现,将决定全场胜负。
天越来越暗了,风也在悄悄地加速,大雨就要来了。
这阵子打球,今天是唯一一次全组4人无一鸟。
雨也下起来了,正好收兵,这场球后,再不敢说北湖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