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赛结束后,从成都直飞澳门。
在老东方酒店的桑拿,一瓢水浇在石头上,热气直扑面颊,焦灼皮肤的滋味让我感到舒服。这是游泳池的配套设施,地方不大,环境却十分舒服,传统风格,服务很到位,唯一的缺憾是少了个冷水池。20年前在北京亚运村的小康乐,一帮人照图学会了一招儿,蒸完后立即跳进冷水池,爽!从此喜欢用冷水激一下。呵呵,后来跑到中关村澡堂子,关上门死蒸,出来后用一根很粗的黑皮管子接上凉水冲身体,更爽。
我喜欢这老酒店,游泳池在室外,很大又很安静。遇到的多是欧洲人,或悠闲躺在池旁,或在健身房里较劲。起初想不通他们来澳门干嘛,又不见赌钱。后来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些人是来赚钱的,是打理赌场的。可能这也是我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吧,在这儿见到的人都是轻松和气,与外面那种紧张压抑的气氛决然不同。还有一个让我喜欢的原因是,这里有我认为最好的泰式按摩。每一个按摩间都带一个露天小院,很小,但种了很多植物,有躺椅和浴池。按摩师都是泰国来的,少数有菲律宾人,年龄都比较大了,技术一流。房间里燃放着薰衣草的香味儿,回荡着古老的音乐,分辨不出是什么乐器,努力判断出有鼓、笙。有一种不知是吹出的还是拉出的声音最销魂,稍显尖厉,瞬间就把人带到远古的梦境去了。
我的朋友们都不喜欢这里,说离永利、美高梅远,不方便。而且还嫌这里设施陈旧,环境也不喜庆。我曾试着拉来几个陪我住,第二天就跑了。其实从这里到永利步行也就7、8分钟,而且还是一条很美的林荫路。朋友说我老了,我也承认,最近的确喜欢怀旧。
蒸完桑拿后,托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休息室。这里贴着一个标牌:私密空间,禁止吸烟、使用手机。躺在沙发里,顺手抄起一份报纸,立即就被一条新闻吸引了:香港学生为纪念大陆的一个事件在游行。这事情过去20多年了,做为亲身经历者的我,都已经淡漠了。再次见到图片上因激动而略显扭曲的面庞,竟然感到很亲切,很羡慕。不为别的,只是羡慕他们年轻,可以有理想,可以因真情而冲动。现实生活太严酷,太需要忍耐,把人的棱角都磨没了。在强大的时代背景下,激烈的生存竞争下,不是都在强调适者生存、与时俱进吗?学生可不管那套,虽不见得改变什么,但他们渴望真诚,希望未来更美好,他们充满激情。
激情?对我是过去式了吗?学生时代曾有过,初入社会时也曾有过。。。
有激情的时候一定有精彩,但之后一定会归于平淡,变成回忆的一个支点。
两年前去西安,我第一次参加博友赛,是受老詹邀请。当时对博客还非常陌生,从未想过跟自己会发生任何关系。老詹鼓励我:没关系,把你打球的过程写出来就行,不然就参照我的。呵呵,这个牛人,居然就让我照猫画虎地写开了博客,而且每篇必有图,绝对是受导师的影响。
没想到黄药师一帮人把华山论剑整的有声有色:一颗白球为纽带,一篇博客暖心房。来自各地的博友欢聚一堂,虽说咱是起哄的,但也深深感受到那份情谊,真诚、纯朴。
回京后与周同学“一场红t的战斗”,意外受到博友们关注,由此一发不可收拾,每场球必写。
多少年与文字没有关系了,多少年没这么勤奋过,白天打球,深夜写博客。虽说不是粗制滥造,但自知水平有限,仅是流水账而已。深恐对不起观众,使出浑身解数,又加入了插图。这下可忙活了,打完球回家画画,用相机拍下来再上传到博客里,有时网络不给力,甚至要等到天亮才完成。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是真的,但一晃就坚持了这么久。
这岁数了还如此天真,我想这一定是激情在燃烧了。
有个德高望重的老大哥问过我:听说你在写博客?那都是自恋的人干的事,你有这么多哥们儿,怎么也搞这个?!呵呵,我嘴里说:就是想接触一些新环境。其实心里也在嘀咕:也许我有点儿自恋吧?
的确,我喜欢写高兴的事儿,尤其是赢球以后。朋友们陆续都在看我的博客了,常说:丫就会写切谁谁了,输了从来都是一代而过。我说:废话,我对输了的或打得不好的能记那么清楚吗!呵呵,痛苦时就没有激情了。
我有城府深的朋友,但没有很要好的,因为我无法长时间接受虚情假意。我喜欢简单的生活,高兴就说出来,生气也会表现出来,很多关心我的人都劝我多一些包容,大家在一起会更轻松些。也尝试过,有点难,有点累。
就这样吧,既然我看不惯一些人,自然能接受别人看不惯我。联系密切的算同班、远一些的算同年级,看不惯的就当他是一学校的算啦。各玩各的,不需要教导主任。
博客圆了我两个梦想,一个是大范围发表作品(其实我很喜欢写点儿的),另一个是有了绰号。
从小就喜欢水浒人物,一直梦想能有个像“豹子头
林冲”那样的绰号。可事与愿违,尽管没少折腾,但一直也没个响亮的外号,总是小这、小那的,没劲。
去年加入了飞虎队,找到组织的同时,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绰号“靠山虎
陈桥”,呵呵,够帅。
参加博友活动2年了,文章没少写,球技却没长进,似乎还是我学球第二年的水平。
今年努力过,但实在是身体条件有限,考虑到一大把年纪了,还学人家改动作,算了吧。忽然发觉之前的博客真的很幼稚,但有些小得意还是挺美的,起码当时心情不错。
这次成都博友赛高手如云,尤其是第一天同组的西南老姜(冠军),精湛的球技让我大开眼界,才知道业余球手也有这么玩的。几天的球叙让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同时也感到自身的差距。
最后一天独自去了科华北路的棕北小区,90年代末我曾在这里生活过2年,附近的建中大厦与我有一段渊源。我心情复杂地转着,不想打搅任何人,又希望突然遇到故交,这两栋楼里曾经有我很多的熟人。我知道他们中很多还在这里,但四周的变化又让我感到很生分,回去吧,那段生活还是存在记忆中吧。
博友赛一晃都是第5届了,整整两年。
手托报纸,躺在沙发上犯楞,不知咋的,又想起了早年一起在圆明园画画儿的哥们儿们。那些年激情四射,生命为了理想而燃烧,艰苦的日子建立起来的真诚、信任,至今大家在一起还津津乐道。又想起了学生时代一批一批的同学们,当初的喜怒哀乐都成为今日回忆时的趣闻,呵呵,又怀旧了。
可能是发觉激情正在消逝吧,现在就开始回忆博友球叙了。
也许几十年后,我做为首届参与者,还会去果岭上欢迎凯旋的博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