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要聪明将来就有出息”今天父母们已经不敢再这样想了。科学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一个人的成就,只20%由智商决定,其余的80%则取决于个人的自信心、意志力、挫折抵抗力、人际交往等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情商(EQ)。一个听起来还是很新鲜的词,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左右孩子的快乐和成长,令家长们不得不正视它。
人们最早了解情商,是从著名的“果汁软糖实验”开始的。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留在一个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软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软糖。”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第吃掉软糖;有的孩子一再犹豫,但还是忍不住塞进了嘴里;另一部分孩子却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甚至假装睡觉等方法坚持下来。20分钟以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软糖。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他们发现,到中学时,这些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取精神,而没有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则比较固执、孤僻,很难承受挫折与压力。这个实验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更善于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孩子,也就是有更高情商(EQ)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未来成功的希望。
情商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了解他人和社会交往。在评价情商高低时,一般将其具体细分为“自信心、爱心、独立能力、意志力、竞争意识、目标性、乐观、诚实、交际与合作”这九个方面。
情商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但与智商相比,更由后天决定,它是后天学习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进而形成在自我形象,情绪管理、竞争力、挫折抵抗、沟通、人际关系即另调离的圆融表现。在很多情况下,大人埋怨孩子没有目标,爱发脾气,怕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其实孩子是缺乏目标管理的方法、情绪控制技巧、压力应对技巧、管理时间和作业的方法。
情商(EQ)较低的人在少年儿童是期就会显出竞争的劣势。人们经常说,成功这最重要的就是情商。造成大家误解的是,只有想成功的人才需要情商。事实上,情商不是给未来成功者准备的,它是每个孩子每天都会面临的选择。情商无处不在,每天,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情商能力应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情商能力不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面对繁重的功课,“抗压能力”会让孩子反应是努力卖女队或者厌恶逃避;“自信心”会让孩子放弃或者坚定目标;“情绪管理”会让孩子平静心态或者愈加烦躁;“自我控制”能力会让孩子精力集中或者思想分散;“人际能力”会让孩子热爱学校或者孤僻独处。
现在孩子的情商(EQ)普遍不容乐观。社会竞争的激励、家庭变小、对孩子才艺的过分关注、功课的繁重、成绩的压力、电脑网络的普及,都让孩子有更少的机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孩子依赖性更强,变得更冲动、焦躁和不合群。
来源: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