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栏目后,感触很多:
这一期的作客嘉宾是一个在殡仪馆工作的年满22岁的女孩李佳。她在成都市的一家殡仪馆做遗体美容。当主持人问及李佳为什么会选择着一个专业的时候,李佳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从厚厚的招生书本中看到这个专业,想起了自己在初三时,姥姥去世时的心愿——如果能给姥姥画画妆,不让姥姥看上去面色如此苍白,那多好呀!于是,李佳决定选择报考了这一个专业。李佳的选择遭到了周围人的反对,但是李佳坚持下来了。原因很简单——当李佳听到,家属最后见到自己的亲人的面容不定的说:“可以,可以,可以……”的时候,内心深处有一份感动。
李佳说到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是上网、看书的时候,而且休息的时候不再想工作的事情。关于交友方面,李佳认为交朋友是为了心灵上的沟通,而不是为了别的,如果朋友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远离自己的话,那么也没有必要继续交往下去。
……
从李佳的身上,我看到了择业的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差异。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总是想着美好的生活,总是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很多的幻想。择业的时候,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如果前景不是很好,我是出于无奈之下选择这一行业(被动),那么当工作中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的时候,我会把这些压力放大,最后因为压力过大,而不得不选择放弃。如果我是因为喜欢这一行业,或者说我从这一行业中收获了我的期望,那么当工作生活中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不理解、歧视的压力时,因为我乐在其中而并没有感受达太多的压力。因此工作也就会有成绩。
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一定要问自己,做这一件事情我能感到快乐吗?我做这一件事情的目的何在?如果回答是清晰的,那么就勇往直前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像李佳一样。在一个特殊的岗位上,绽放自己的魅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