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教育杂谈惜福成功人的故事谈天说地 |
分类: 心灵驿站 |
文╱焦金堂
他所创办的“威名百货”(WAL
MART)是全美最受欢迎的庞大超级市场,全球连锁分店共有三千多家,市值高达二千一百八十六亿美元;其个人家族拥有的财富近百亿美元,曾被〈富比世杂志〉及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美国首席富豪,更盘据美国首席巨富的宝座多年……
然而,山姆'华顿(Sam
Walton)这位美国财经界的名人,对于阿肯色州本顿维尔的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来说,却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不仅毫无骄奢的习气心态,更是一位值得称誉的“知福”、“惜福”与“造福”的典范人物。
知福
山姆'华顿深知,幸福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以个人的努力奋斗、力争上游、经验智慧以及积德行善累积得来的。因此,他认为自己经营“威名”能够致富的福德果报来自两点。
第一,是得之于父亲的身教。在美国史上最艰困的一段日子──“经济大恐怖”时期,山姆的父亲夙夜匪懈、胼手胝足,从艰困挫折的逆境中奋斗不懈,且时时处处以“诚信”待人,这对山姆·华顿的影响极深,也可以说是日后“威名”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经营“威名”百货四十七年里,他一直秉持着“努力工作”的信念。他认为,如果连“努力工作”都不懂,或者不愿意“努力工作”,幸运之神是不会眷顾的,任何的致富要诀都是空谈。
惜福
虽然山姆·华顿及其家人是拥有上亿财产的富豪,但是他深深了解“人在福中要知福”及“福不可以享尽”的人生智慧。所以,他能珍惜他所拥有的一切,不奢侈浪费在物欲的享受及追求,而能自求简朴,并且能将他的财富与社会大众共享。
他曾在自述其成功的秘诀时,以自我幽默的说:
“我认为成功都是有代价的。一九八五年十月《富比世杂志》称我是‘美国首富’时,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因为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记者与摄影师弃而不舍地紧盯着我,似乎一定要拍摄到我泡在满是钞票的游泳池里,或是用百元大钞点燃大雪茄的镜头,才会心满意足。
看来,我是让他们失望了。非但没有提供以上精采的镜头,而且出城的时候,还特爱亲自驾驶一辆陈旧的小货车,戴着敝公司出售的普通球帽,中途遇到老朋友总会停下来闲聊几句。我的头发呢?是在小镇广场边的的理发店剃的。”
山姆身体力行的简朴生活,也深深影响了家人。他的妻子海伦,不大光顾高级名店,她总是驾着一辆米色佳士拿旧车,到丈夫开设的百货行购物,与其他顾客一样在收银机前静静地排队付账。海伦也不爱化妆,不讲究衣着,只穿普通衣服,与邻居一同到附近教堂作礼拜。假如教堂开联欢餐会,她会像别人一样准备一道菜带去,如要洗碗碟,她也照样参加。
有人曾问她,像她这样一位腰缠万贯的人,为什么还过这样简朴的生活?她说:“我只想过自己所喜欢的生活,不想过别人认为我应该过的豪华日子。在我的生命中,丈夫、孩子、孙儿和朋友已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其他都无所谓。”
山姆夫妇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经营家族生意,一个从事造船业,唯一的女儿是投资银行家。他们都像普通中产家庭的孩子一样,在父母身教力行下,刻苦耐劳,不讲派头,而且他们都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
惜福的原意是“享用不要过分”。山姆·华顿和他的家属很明白“福不可享尽”及“持盈保泰”的人生价值观与智慧,因为如果尽情享乐,则幸福与快乐的泉源就会很快枯竭,而修来的福德缘分就会因此中断。
造福
从山姆·华顿自述经营“威名”百货成功的十项秘诀中,可以知道他对员工与顾客充分展现了关怀他人、服务他人和有福共享的善意与爱心。
例如,他在拥有管理权的状况下,让自己成为“公仆”,视员工为合伙人,有福和员工共享,重视员工的福利,倾听员工的心声,经常为员工打气,对员工的付出表示嘉许赞美和真挚的谢意,而最重要的是,诚心诚意的把员工变成股东。因此,他的员工多能竭忠尽智地位公司效命。
对顾客方面,他要求顾客至上,如果顾客要五分,他就给他们十分,公司的商品不只品质好,价钱也较一般同行便宜三分之一,可谓价廉物美。甚至特别规定,每天早上的八点至十点专门开放给老人与残障等弱势团体,以避免正常营业时间时间因为人潮拥挤,对这些人造成不便。总总的服务及热诚对待,以及“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信念,虽然看似平凡,但对于美国人口少于五万人的小镇居民,却能使其身受其惠,感受深刻。
对财富的观念,山姆·华顿认为:要做金钱的主人,当用则用,当省则省,当舍则舍,不做金钱的奴隶,为富不仁。所以他经常捐献巨款给社会福利团体。而在金融风暴袭击美国期间,股市跌跌不休,他的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但当记者问他感受时,他只是笑着说:“没什么,不过市银行存折少掉几个零而已。”
知福
惜福
他曾在自述其成功的秘诀时,以自我幽默的说:
“我认为成功都是有代价的。一九八五年十月《富比世杂志》称我是‘美国首富’时,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因为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记者与摄影师弃而不舍地紧盯着我,似乎一定要拍摄到我泡在满是钞票的游泳池里,或是用百元大钞点燃大雪茄的镜头,才会心满意足。
造福
本文作者为90高龄的养生专家
来源:网络
前一篇:知福 惜福
后一篇:如果已经患了癌症,该怎么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