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西游记》的都还记得唐僧还没有去西天取经前,也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在他为唐王讲经说法的时候,菩萨化作一个僧人,叫卖袈裟的这一经过吗?
书中是这样说的:
唐太宗问袈裟价值几何。菩萨与木叉侍立阶下,更不行礼,因问袈裟之价,答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辆。”……
这个价在当时来说可算得上是天价。但是当唐太宗了解到袈裟和锡杖的来历,便觉得这两件宝贝的主人应该是唐僧。因此他说到“……内中有一个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受用。你短的要价几何?”菩萨闻言,与木叉合掌皈依,道声佛号,躬身上启道:“既有德行,贫僧情愿送他,决不要钱。”……菩萨和木叉把宝物留下,隐身而退。
在唐僧讲法的最后一天,菩萨和木叉又出现在听众之中,厉声高叫到:“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稽首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先前的盍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去布置‘大乘教法’如何。”菩萨回答了唐僧的疑问,并告诉他大乘教法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如来处。
唐僧得到菩萨的指引,开始了西行的的准备。而且并没有像这会遇到那么多的艰难险阻。因此他在离开的时候说:“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
唐僧西行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去把大乘教法取回来。但是他从来没有去想如果路途上有生命危险怎么办,还要不要去?
同样的道理,很多在直销中取得成功的人,开始的想法也是这样简单。我就是把我用产品的感受与他人分享。我不断地结识人,不断的去分享,一定会遇到听得懂,看得懂的人。
但是如果我不去分享,那么我依旧是一个消费者,而且好的东西依旧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生活依旧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他们以就是被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困扰。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走上直销的道路?我的母亲则认为,我是被人给洗脑了。其实,我喜欢直销,是因为这个环境中的积极进取,相互帮助,想和鼓励。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再像创同行业中你争我夺的。
而且在直销中,就算什么也不懂,只要有一个空杯的心态,跟着成功人的脚步去做,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而且,在进入一家公司,一个团队之前,一定要考察好他们做的事情是有利于大众的,还是有害于大众的。因为很多人对直销和非法传销并不是区分得很清楚,所以我自己个人选择就是去加入到有利于大众的事业中来,而且在帮助了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有了一份收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