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为宗教信仰吃素,有人想改善体质而吃素,但也有人为减肥吃素,不论什么原因,随着素食人口的增加,如何才能兼顾营养吃出健康呢?
现代新的素食追求者,选择改变其原有饮食形态之目的,除在宗教哲学信念之外,更注入了对健康的考量,产生了回馈自然的情结,因而对素食在健康上的价值赋予相当的期许。
素食的营养够吗?
此一点,由长期吃素的僧尼族的健康情形,也可获得佐证,然而,如果调配不当或偏食,或食物的选择局限于少数的几种食物时,则容易产生营养上的偏差。
由于在纯素食的饮食中,不包括任何动物性食物在内,因而某些仅存于动物性食物中之营养素,如维生素B12,从植物性食物是无法取得的,那么就需要以维生素B12的制剂来补充。此外,原由肉类、蛋类所提供的优良蛋白质和铁类,以及由乳类所提供的钙质及维生素B2,如换以植物性食物来代替时,或由于含量较低,或由于其利用效率不高,而非常可能使此等营养素,处于缺乏的边缘,因而对于此等营养素的摄取,就值得格外关注了。
儿童、孕妇以及授乳妇,以其营养的需要量较多,素食常不易满足其所需,因而较不适用于素食的选择,最好应考虑添加牛乳、蛋类食物,以应付其特别的生理需求。
怎么吃才最营养?
一般而论,饮食中如果仅排除肉类食物,而仍然可以食用乳类和(或)蛋类的食物时,即所谓的奶蛋素,就营养的层面来讲,应与一般正常的均衡饮食无异,因而在饮食的调配上,不会有任何麻烦,然而在纯素食的饮食,则不包括任何动物性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素,如何利用植物性食物来补充,才能获得最好的营养,就要适当的调配了。
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实际上,由于食物摄取的蛋白质,进入体内以后会分解成二十几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又按照人体蛋白质所需的比例,重新组合成人体特有的蛋白质,由于各种食物蛋白质所提供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不同,而造成其对身体的利用效率亦各异。在这二十几种氨基酸中,有些氨基酸,是身体本身可以自行制造的,而另外的一些仅存于食物中,必需经由食物来供给,此等氨基酸称之为「必需氨基酸」。然而,在自然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却具有一种可以互补的现象存在,也就是某一种食物缺乏氨基酸,却可以另外的某些食物里发现对该缺乏的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将二者一起食用,就会产生一种截长补短的作用,因而使原本有欠缺的蛋白质变得完好无缺了。
榖类的蛋白质对「必需氨基酸」中离氨酸的含量偏低,因此单独食用时,因受到离氨酸缺乏的限制,也限制了榖类蛋白质利用效率。而豆类蛋白质,虽含有较多的离氨酸,但缺乏另一种「必需氨基酸」的甲硫氨酸,因此也是一种有缺欠的蛋白质。当二者合并使用时,不仅榖类离氨酸可由豆类蛋白质补充,而豆类所不足的甲硫氨酸也可藉由榖类予以增补,在营养价值上,就十全十美了。一般豆类与榖类,豆类与核果、种子(如芝麻、向日葵子),蔬菜与豆类及核果、种子之间,都具有相当的互补情形,所以选择食物种类越多,营养也就越容易完全。
在素食中容易缺乏钙、铁、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B12,均应注意加强补充。
通常一杯牛奶,不仅可以供给三百毫克左右的钙质,约占一日钙质建议摄取量的二分之一,并可提供大约三分之一建议量的维生素B2,同时更含有相当量之维生素B12,真可谓一举数得,因此素食中如果考虑加一杯牛奶,应可增加营养的保障。尤其是对儿童、孕妇以及授乳妇,牛奶更特别具有不可或缺的需要,不可忽视之。另海藻、紫菜、金针、木耳、冬菇以及芝麻等食物,亦均含有极丰富的钙质、铁质以及维生素B2,以其体积小而营养成分高,如能善加利用,当能有所助益。
榖类食物应选择全榖类之食物,如糙米、全麦片或胚芽米以及粗面粉等,以增加维生素及矿物质之摄取。
豆类、核果及种子,不仅可以提高植物性蛋白质之利用效率,也为饮食中钙、铁以及B类维生素的主要供给源,应多加利用。
蔬菜应多选食深绿色之叶菜类,以用作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并可提供所需之钙质与铁质,水果则至少应包括一份桔柑类水果在内,以供给足够的维生素C。
食物选择要均衡,除了肉类以外的各类食物,每餐均需要适当摄取,而选择食物种类越多,营养也就越完全。
素食好处知多少?
根据许多研究报告指出,素食具有下列的各种特性,因而对健康确实具有正面意义。
易维持较轻的体重,预防肥胖,素食由于食物的体积较大,因而在可能摄取的食量内,获得的食物热量较肉类为低。
不含有肉类和(或)其他动物食物,饮食中几无饱和脂肪及胆固醇之存在,即使奶蛋素,也因肉类之减少,以致所含饱和脂肪及胆固醇量,也较一般肉食为低,可以降低血胆固醇值。
大量食用蔬菜、水果、豆类,以及全榖类食物,使饮食中之纤维量大量增加,而纤维有刺激排便、缩短食物在消化道中停滞之时间,可以减少肠内潜在之毒素,如致癌物质或细菌侵袭身体的机会。另饮食纤维部份,更有降低血胆固醇值及血糖的作用。
由此可知,素食应具有预防心、血管性疾病以及癌症等流行病侵袭之潜力,且有利于血糖以及体重的控制。要注意的是,一般素食之制作,为了菜肴之可口,常有过量使用烹调用油之情形,应加以改善。
秀传季刊'2007第22卷第2期
作者:台湾彰化秀传纪念医院营养师/张水秀
来源: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