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你的心血管保持年轻活力!

(2007-11-09 15:16:51)
标签:

实用信息

心血管疾病

预防

保健

分类: 均衡营养促健康
    根据94年国人大死因中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分别位居第二、三名。而现代人由于习惯高脂饮食,加上吸烟、少运动,使心血管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已日渐增高,令人不得不正视心血管疾病对生命的威胁。近来早晚温差变化大,更是心血管疾病好发的季节,不得不让人谨慎小心。
 

动脉血管狭窄影响全身健康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原因,在于动脉血管内膜中有斑块(Plaque)堆积,使血管内膜局部狭窄,影响血流通过,造成细胞缺氧,短期会觉得身体疲倦、腰酸背痛,但长期下来便会产生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而天气一转冷,会使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上升、血液循环变差,更促使心血管相关疾病恶化。尤其是在气温最低时,如寒流来袭或是在一天的清晨。另外像运动过后血管急速收缩,以及饱餐过后血液全流至胃部,都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因素。

    动脉血管狭窄的地方遍布全身,如果发生在提供心脏血液的动脉出现斑块,就会出现心脏病;若发生在提供脑部血液的血管上,就容易出现中风的危机;发生在肾血管,则可能导致肾衰竭,甚至终生洗肾;出现在全身的动脉狭窄,可能会造成无法走远、不良于行现象。


四大危险因子影响心血管
    既然心血管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如此巨大,一些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有几项危险因子,是您不得不谨慎注意的:

 

危险一、高血压
    高血压会把血管变粗糙,使胆固醇容易沉积在血管壁,造成血管阻塞。高血压患者除了有些会感到头痛、头晕失眠、呼吸短促、颈部酸痛外,其他大都不会有症状。但是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承受过大压力而破裂出血,造成出血性中风而危及生命。

    单独一次量的血压过高,并不能表示就有高血压,除非血压值非常高,否则必须要在不同时间、测得二次以上,血压都有升高的情形,才能判定为高血压。

 

危险二、高血脂
    高血脂所指的就是血脂肪比例偏高,根据调查发现,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患者中,六成以上都有高血脂的现象。高血脂的判断依据,可以从血中的胆固醇或三酸甘油脂值超过200mg/dl,或者低密度胆固醇大于130mg/dl者。

高血脂患者
总胆固醇(TC) 200mg/dl以上
三酸甘油脂(TG) 200mg/dl以上
低密度胆固醇(LDL) 130mg/dl以上
高密度胆固醇(HDL) 40mg/dl以下

 

危险三、糖尿病
    糖尿病不会直接造成心血管疾病,但是因为糖尿病容易使盐分滞留体内,造成血管张力增加、血压上升。许多糖尿病患者被诊断出来时,更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危险四、肥胖
    美国曾经有一项研究指出,健康的人不分男女,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比例会随BMI值的增加而成长;其中BMI>32kg/m2的中广型肥胖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机率更高,可见得肥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BMI计算方式
BMI=体重/身高(kg/m)
20 kg/m惨韵鹿
20-25 kg/m舱
25-28 kg/m补
32 kg/m惨陨项净夹难芗膊∥O杖

 

预防与检查
    由于心血管疾病在发病前几乎都没有征兆,因此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好,才能让心血管保持健康。提醒大家必须在生活中第一就是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食粮,少吃肥肉及油脂;第二是规律的运动,遵守3332的运动原则(每周运动3次、每次30分钟、每次心跳130次/分以上),便可降低心血管罹病机率。
第三便是要定期做好健康检查,尤其是具有危险因子的族群,更不能忽略健康检查。由于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多,因此筛检心血管疾病的项目也较多,了解每一项检查的目的,有助于你进行健康检查时不置于遗漏:
1、血压脉搏测量:检测收缩压与舒张压是否在正常范围。
2、体脂肪检查:体脂肪、BMI指数等来判定肥胖度,以评估心血管疾病发生机率。
3、尿液常规检查:检测是否有糖尿病、肾病变。
4、心电图检查:检查是否有心律不整或心搏过速/过缓,以及心肌是否缺氧等症状。
5、胸部X光:看出心脏大小、形状、位置以及主动脉形状是否有异常。
6、心血管危险因子筛检:检验血液中总胆固醇、三酸甘油脂、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比值,作为心血管罹病机率的评估依据。
7、类半胱氨酸检查:测量血中类半胱氨酸的浓度,浓度过高会促进血液凝集,形成血栓阻塞血管。
8、C反应蛋白检查:C反应蛋白可以预测心脏破裂的机率,以及未来心脏的功能恢复的能力。
9、心脏功能检查:检查乳酸脱氢酶指数,指数越高会增加罹患心肌梗塞的机率。
10、心脏超音波:预防心脏病。
11、颈动脉超音波:检查颈动脉是否狭窄,以预防脑中风与心血管病变。
12、血液常规检查:高敏感性反应蛋白HSCPP,可看出细小血管发炎指数,指数越高代表危险性越高。
13、血糖检查:测量饭前与饭后血糖值,作为检测糖尿病的依据。
14、运动心电图:观看血液中是否有缺氧的情形。
15、随医学科技的进步,目前还有电脑断层扫描、核子医学扫描等高科技的筛检工具,但由于费用昂贵,最为一般筛检工作较不推荐。

 

心血管疾病高危险群
'男性≧45岁,女性≧55岁
'吸烟
'酗酒
'缺乏运动
'肥胖
'高血压
'糖尿病
'心律不整
'高血脂
'有家族病史

 
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