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心理辅导系列(1)

(2008-10-03 21:19:45)
标签:

青年心理

自我

他我

成长心理

健康

教育

学会认识自己

    青少年在潜意识里经常会问自己:我是谁?我是什么?这是青少年自我意识被唤醒的表现,是青年心理发展的需要,是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这里包含了青年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家庭关系等的觉醒,他们开始从过去完全依靠父母、家庭,与社会绝缘的状况中走出来,开始成长。他们要做自己的主人,这才是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因。

    心理学的自我是与他我相区别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因此,有时我们会听人说谁的自我意识很强,这其实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这个人的自主意识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很自立;另一种是指这个人过于注重自己,尤其把个人的成败得失看得太重。当然后一种是带贬义了,而第一种则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在心理学里,他我通常是指社会的我,是社会对我们的认识,心理学认为他我是客观存在,随着我们的年龄、环境等改变而在不断改变的。因此,青年心理中首先遇到的就是自我与他我的关系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自我与他我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或不协调。

    回到青年成长的过程,刚度过少年儿童阶段,生理的变化使身体开始发生相应改变,身高的快速增长,第二性征的出现,导致社会对青年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如很多时候家长、老师、公众都把青年当成年人来看待。然而,青年的心理、人格等还远远没有成熟,还不能算是成年人,这就是青年心理的基本特点。

    由于面临这样的矛盾,所以很多青年在遇到困难时,会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自己为什么很无能,总是不能达到大人的要求,总是使家长失望等等。这其实也是自我觉醒的表现,是自我与他我的矛盾冲突造成的。试想大人们也是经历这个过程过来的,对他们的要求,我们青年理解就可以了,要真正长大还是需要时间的,谁也违背不了这个自然规律。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青年可能会显得成熟一些,有的可能会很幼稚,这主要也是由于对待和处理自我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不同造成的。有的同学能很好地协调自我与他我,所以他们就能够在生活中随心所欲(当然是因为他们把握了其中的度),达到比较成熟的心理阶段;而另一些由于不能正确处理自我与他我的关系(可能原因不在青年自己,而是他的父母始终把他当儿童来看待,并且处处出手保护),所以他们就总是长不大,而显得很幼稚。

    我们说心理成熟是心理活动与心理的自然发展阶段相一致,而不是超越,如果太超越了也不是正常的青年心理,这就是我们有时说某人太少年老成,或城府太深的缘故了。我们不鼓励少年老成,也不提倡少年幼稚,只要符合青年心理成长的规律,就是成熟健康的青年心理。

    正确认识自己是青年成熟、健康心理形成的基础,因为青年在心理成长中正好面临两个“我”的矛盾,而且青年由于生长发育的加快,有时会出现心理躁动,而在面临困难和压力时,又难以自己调节,因此,重视这种矛盾的协调,对青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正确认识自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青年应该把社会对自己的看法和自我认识结合起来,有时候可能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过高,但也可能我们没有认识到发奋和实现目标的重要性,于是就会自寻烦恼。过去在中国的教育里,学生始终是被动的,古人有很多砺志的名言,就是要青年学会把握自己,正确认识社会对我们寄予的厚望。现在不同了,青年的行为自由度大了,学校的教育也逐步更人性化,但有的学生反而放任自己,不思进取,这其实也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此外,青年面对的新鲜事很多,对新鲜事物比较容易感兴趣,求知欲很强,所以青年期是学习充实自己的好时候。但并不是新鲜的事青年都需要参与,这经常是由他我来控制的,即社会对青年的约束,而这种约束的本意就是要告诉青年:你感到新鲜的事并不一定都可以学和做。因此,良好的自我实现不但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而且还是青年保持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