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经临证施治———心咳

(2008-05-07 20:38:42)
标签:

《黄帝内经》

咳嗽

心咳

治疗

内经临证

健康

    唐某,男,57岁,

    主诉:咳嗽反复发作伴阵发性晕厥5天。

    现病史:缘患者5天前出现感冒,症见咳嗽、咽干,痰灰白,难咯,咳即伴头痛,咳嗽剧烈时引发一过性意识障碍。一日发作十余次,每次几秒至十几秒,发作即昏不知人,两目上视,伴满面通红,胸闷痛难忍,喉痒即醒,肢体麻木。纳眠可,二便调。舌淡暗,苔黄白厚。脉弦。Bp:125/80mmHg。

    诊断:咳嗽—心咳(痰浊阻肺,心火炎上)

    治法:化痰降浊,清心泻火

    方药:瓜蒌仁20   黄连10   竹茹10    丹皮15

          栀子5     石膏20    天花粉20  连翘20

          浙贝母15   桔梗15    杏仁12   桑百皮15

          甘草5

    二诊:病史如前,服药后症状好转,气顺,咳嗽减少,昨日晕厥仅发作一次。舌暗红,苔白腻,咽红,扁桃体肿大,声音略嘶哑。脉细弦数。Bp:140/80mmHg。

    诊断治疗同前。

    方药:上方黄连减量用5克,去天花粉,加白芥子15 ,莱服子15。

    三诊:病史如前,服药后症状好转,仍少咳,有痰,咽痒,纳眠可,大便溏,3~5次/日,小便调。舌淡红少紫暗,苔白厚腻,脉细弦。

    诊断治疗同前。

    方药:瓜蒌仁20   桃仁15   杏仁15   射干15

          蝉衣10   浙贝母10   地龙12   桔梗15

          丹参15   法夏15   薤白15   甘草5

    辨证分析:《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咳嗽的成因一是由于外邪从皮毛入肺,一是寒饮食入胃,循肺经上入于肺。且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咳,但究其病机,都是引起肺气宣降失常。该患者就诊时有外感病史,余邪未尽,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故见咳嗽、咽干、痰灰白、难咯。《咳论》:“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心咳之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古人把咳嗽与其兼见的症状按脏腑和经络功能进行分类,指导临床辨证。患者咳嗽剧烈,兼有喉痹,甚则肺气不畅,导致心主血脉及主神志功能失常,气血逆乱,运行失常,上逆则发为晕厥。诊断为心咳(痰浊阻肺,心火炎上)。初诊以化痰降浊,清心泻火为法。瓜蒌仁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并可润燥滑肠,疏通气机,黄连泻热降火,清心除烦,助瓜蒌仁泄热降浊。栀子清三焦火热,石膏清肺胃之热兼生津,连翘疏散表邪,天花粉清热生津,竹茹清热化痰,浙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润燥,桔梗,杏仁宣肺利气,丹皮清热凉血祛瘀。故服3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由白丽同学记录整理,转载请先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