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房产专栏 |
关于国骂与房市之祸(给网友的答复)
文/赖瀚林
有一只驼鸟,因为不合时宜的下了一只蛋,人们争取品尝后,有的叫好味道不错,有的则泼口大骂,还嫌不够,纷纷泼脏水、拿砖头砸它,弄得这只驼鸟诚惶诚恐,不知得罪了谁。各位看官也许明白我在说什么了。非常荣幸,鄙人拙作《暴涨暴跌的股市对未来房价的影响》在博客上刊登后引得各界人士来参观,可能我对房价的观点太不合时宜了,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于是痛骂者有之,砸砖者有之,这些我都一笑而过。但有些人不仅满口大粪,而且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母亲牵出来示众。本人平生最鄙视只知拿骂娘和泼脏水当看家本领的人。而且我认为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可亲的人,不应该拉出来示众。所以,凡骂人者,一律删贴。骂人谁不会啊,但拜托你骂得有文化一点!既低级又不娱乐。没有水平不代表你是弱智,那就多向人家李敖学习学习嘛。
其实犯不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谓一家之言,抛砖引玉而已,当不得真,相信各位自有慧眼。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那么请你拿出来,博客的功能本来就是为了交流的。我本一俗子,自不敢与经济学者和专家相提并论。不过浸染日深,自有洞见而已。
再来讨论一下股市与房市。针对拙作,有回贴观点认为拙作对股市的分析太过偏激,认为“经历过前几年股市暴跌惨剧的股民心理承受能力已经逐渐坚强起来”。是不是这样,我相信大家自有观点。我个人认为:中国股市回暖之初(2006年)的井喷现象导致经历了5年“大熊市”(2001-2005)之后的多数中小投资者,对未来赚钱的期望过于膨胀了,“从众心理”是中国人的典型劣根性之一。“反正亏也不亏我一个”,因此网络和各种媒体上的众多经济专家对2007年“大牛市”的预测,更是给广大的股民吃了一剂定心丸。大家“不怕套牢,只怕踏空”的集体心态加速了人们对未来股市的预期。但不幸的是,这些经济专家必竟不是证券分析师,也不是基金经理,后期股市的暴涨暴跌是“专家”们所始料未及的。而且中国股市的经济环境一向不透明,机构托市和庄家的游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股市的暴涨暴跌也一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你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坐过山车还要刺激),如果你有足够的闲散资金,炒炒股市“玩玩”当然是可以的。
有位网友回贴:“几十万购房款,在股市里随便玩玩都比买房子划算。我今年就3个月不到就赚了几十万,盈利接近50%。为什么要用房子来套住自己?”我不敢说这位仁兄是在吹牛,但这位股民朋友能很“轻松的”拿“几十万”在股市里“随便玩玩”,绝不是一般的散户投资者。一般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他很有“钱”,不在乎这点损失(3个月能赚几十万肯定有投入相当的资金和过人胆识,这里不乏赌徒心态,我想你不过运气好了一点,如果哪天你套牢了就不会如此牛逼了)。要不赚钱了就“轻松”,赔钱还能“玩玩”的散户投资者,天下能有几人?(普遍老百姓可不是这样炒股的!)。
有一位网友的回贴可以拿来参考:“一个朋友年前从股市脱身,把挣来的二百多万都购房了。他说当全民都认为股市的牛市到来时,那其实基本上就该结束了。作为具有保值功能的不动产,永远是投资者的第一选择。因为股票其实就是一堆被人为规定了价值其实却毫无价值的废纸,但不动产却不同,即使跌了一半也还有东西在那里,不会一文不值。而中国的股市很不规范,散户挣钱的几率不到百分之十。”这话一点不假。股市中能短期内能大把赚钱的股民绝对是凤毛麟角,炒股其实就是一种赌博,是一种短期投机行为,可惜中国大多数股民不是投机专家.
未来,面对人口的膨胀及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对住房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土地是稀缺资源,你认为国家会廉价出让土地给开发商修房吗?房地产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睛雨表,因为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如一位网友回贴所说,楼市也是政策市,但我更同意潘石屹的观点,房市不可能像股市那样大涨大跌。从2004年的国八条到2006的增值税等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国家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要抑制房价,而是稳定涨幅,健康房价,有些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不是一知半解就是根本歪曲。虽然有些地方的房价也有明显下跌,如上海等,但那是非理性上涨后的正常回归,未来两三年将是国家政策紧盯年,虽然对房地产行业有一定的打击,也是正常的调整,是为了更加规范。国家经济要发展,要统一大业,要融入全球经济,就必须激发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因此以一已之私而期望房价全面下跌是不明智之举。房价真正的全面下跌时,将是经济真正走衰之时,那时就不是我们在这里奢谈房价与老百姓买不买得起房子的问题了,而是国家将面临社会动荡、人民普遍失业、大家都喝西北风的危险!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须观者自察自审之。
(原创作品,作者版权所有,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引用、链接与使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