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房产专栏 |
开发商与政府死守,成都未来房价不会大涨大跌!
文/赖瀚林
全国媒体对上海退房风波的热炒,明显让成都市政府和职能机构感到了这个冬天里的一丝丝寒意。在老百姓一片欢欣鼓舞的呼声中,成都官方保持着少有的谨慎和沉默。上海房市的急剧下滑明显是对投资市场不理智行为的直面反击。在遭遇了2003和2004年的房市高涨后,投资者没能在2005年再度获得丰富的投资回报。一系列的政策面打击,让市场缓不过神来,投资者像一下子踩在烧红的烙铁上似的个个活蹦乱跳,纷纷寻求更安全的途径和对策,但在房价大幅下降和市场回归理性的路上,投资者来不及反应就发现上当了,于是大量的退房纠纷由此产生。
成都的房价会怎样呢?这是广大老百姓和政府都会关心的问题。但现在看来这只能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望了。各种信息表明,成都市政府和职能部门正在磨刀霍霍,以对付市场多米诺骨牌产生的危险效应。成都市房管局在今年年末的成都房市调研报告上可谓是字字斟酌,在谈到今年成都房市价格变化时轻描淡写的只说到下降了三个百分点。而实际上呢,成都整体房价(不含郊区和三环外)已下降了12%左右。
如果我们从今年政府拍卖的土地数量和成交量来看,就可略知一二了。2004年成都政府共拍卖土地65宗,其中流拍近12宗。2005政府显然放慢了土地拍卖的步缓,以使市场供应量和开发商得到有效平衡,避免房价的大涨和大跌。政府在保证土地供应的同时,仍保持高价,地价越涨,开发商越急,于是拼命屯地。而关于成都地荒的谣传让开发商们拼命哄抬地价,而政府也希望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经营性收入,一个个利益扣纽,让成都的房价霍霍往上窜。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有专家预言成都的房地产市场有迟早面临萧条和崩盘的危险。基于成都地区地价疯长,导致N块土地拍卖流标,因此2005年开发商们显然对土地拍卖开始持观望态度,有些更是持币待跌,导致土地交易市场缺乏故事,开发商有意变相降价售房期以资金回笼之心昭然若揭。在 6 月份,成都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了明显的转折,上半年的持续攀升势头在 6 月迅速下跌, 9月份跌至谷底,而进入10月份后投资又出现增长势头,市场回暖趋势明显,但整体房价在平稳中已变得理性,开发商明买暗送或变相降价促销的花招增多。因此整体而言,2005年成都房价有涨有跌,但整体跌势明显,虽然众多开发商都期望自己的女儿能卖个更高的价钱,但对于2006的市场态势明显信心不足。如城西江安河沿线,众多的地产商都在此屯兵,2006年成都的房市重心将转向这里,在都期望能卖更高的价钱心理背后,媒体已经嗅到了一场更为残酷的市场腥气和风雨欲来的风唳。
很明显,在有效控制房价策略上,政府已经是成竹在胸,而根本利器就是紧缩地根。政府希望通过控制性土地拍卖从而达到对市场开发量的控制,以有效解决市场需求与供求之间的矛盾,当需求量与供求量达到和谐状态时,房价就不会大涨大跌,这是政府的策略。再加上其它的宏观调控政策,因此我们在上海退房现象中看到的希望之火,在政府和开发商温柔的手掌下,已气息难存。从整体来看,未来成都房市虽有略幅下降的可能,但期待像上海楼市那样的奇迹已不再可能。消费者的持币观望和开发商的死撑硬挺(宁可卖不出去也不降价)不会持续太久,市场强盛的需求欲望仍然是无法阻挡的。因此我们广大的老百姓只能来假设:假如我们再坚持,假如我们再团结一点,假如我们仍不买房,假如……也许开发商会死的很惨啊!但政府允许吗?不会。
如果不比较近两年的成都房价涨幅,今年成都房价应该是比较平稳的,有涨也有落,但幅度不大。往日的那种买房像买菜、购房要排队的现像已高潮难再。虽然仍有一些抢购事情发生,但仍基于强盛购房需求和房价便宜,以及一楼盘的品质比拼,如光华馨地、蓝水湾、蓝谷地等,市场的奇迹在短暂的歇整后得到局部的爆发。但这些似乎都是政府和开发商合谋算计好了的,他们稳操胜卷,在暗中运筹幄帏,只有老百姓在自以为得到了便宜之后对被市场算计的浑然不知。在现实的利益博弈中,开发商和政府已结成了生死同盟,房价已然变成了一场合法的市场阳谋。在强大的市场机器面前,消费者永远注定是弱者。
如果你翻开近一年内的各种报纸,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在涨价,水、电、气费首当其冲,衣食住行样样让普遍老百姓头疼,医院是吃人的机器,天价药让老百姓最害怕生病;开发商更是披着头羊皮的狼,地块的房子建的越来越密,房价期望卖的越高越好,老百姓在感叹唯有薪水难涨的情况下,只能望房兴叹了。但活着少了个窝,生命就少了种依靠和寄托,因此房子仍是我们的向往和追求。在这场市场的博斗中,开发商永远不会损失半根毫毛,只会幸灾乐祸的在旁观中冷笑着。在期待明天房价会下降的梦中,我们只能希望政府的调控能落到实处,光调了房价而没有调调开发商,不然受伤的永远是老百姓。
明天,成都房价究竟会怎样?明天,也许会有一个奇迹。
更多观念交流,请联系本人:邮箱:linyu2014@163.com QQ332888293 电话:13018212177
成都的房价会怎样呢?这是广大老百姓和政府都会关心的问题。但现在看来这只能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望了。各种信息表明,成都市政府和职能部门正在磨刀霍霍,以对付市场多米诺骨牌产生的危险效应。成都市房管局在今年年末的成都房市调研报告上可谓是字字斟酌,在谈到今年成都房市价格变化时轻描淡写的只说到下降了三个百分点。而实际上呢,成都整体房价(不含郊区和三环外)已下降了12%左右。
如果我们从今年政府拍卖的土地数量和成交量来看,就可略知一二了。2004年成都政府共拍卖土地65宗,其中流拍近12宗。2005政府显然放慢了土地拍卖的步缓,以使市场供应量和开发商得到有效平衡,避免房价的大涨和大跌。政府在保证土地供应的同时,仍保持高价,地价越涨,开发商越急,于是拼命屯地。而关于成都地荒的谣传让开发商们拼命哄抬地价,而政府也希望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经营性收入,一个个利益扣纽,让成都的房价霍霍往上窜。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有专家预言成都的房地产市场有迟早面临萧条和崩盘的危险。基于成都地区地价疯长,导致N块土地拍卖流标,因此2005年开发商们显然对土地拍卖开始持观望态度,有些更是持币待跌,导致土地交易市场缺乏故事,开发商有意变相降价售房期以资金回笼之心昭然若揭。在 6 月份,成都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了明显的转折,上半年的持续攀升势头在 6 月迅速下跌, 9月份跌至谷底,而进入10月份后投资又出现增长势头,市场回暖趋势明显,但整体房价在平稳中已变得理性,开发商明买暗送或变相降价促销的花招增多。因此整体而言,2005年成都房价有涨有跌,但整体跌势明显,虽然众多开发商都期望自己的女儿能卖个更高的价钱,但对于2006的市场态势明显信心不足。如城西江安河沿线,众多的地产商都在此屯兵,2006年成都的房市重心将转向这里,在都期望能卖更高的价钱心理背后,媒体已经嗅到了一场更为残酷的市场腥气和风雨欲来的风唳。
很明显,在有效控制房价策略上,政府已经是成竹在胸,而根本利器就是紧缩地根。政府希望通过控制性土地拍卖从而达到对市场开发量的控制,以有效解决市场需求与供求之间的矛盾,当需求量与供求量达到和谐状态时,房价就不会大涨大跌,这是政府的策略。再加上其它的宏观调控政策,因此我们在上海退房现象中看到的希望之火,在政府和开发商温柔的手掌下,已气息难存。从整体来看,未来成都房市虽有略幅下降的可能,但期待像上海楼市那样的奇迹已不再可能。消费者的持币观望和开发商的死撑硬挺(宁可卖不出去也不降价)不会持续太久,市场强盛的需求欲望仍然是无法阻挡的。因此我们广大的老百姓只能来假设:假如我们再坚持,假如我们再团结一点,假如我们仍不买房,假如……也许开发商会死的很惨啊!但政府允许吗?不会。
如果不比较近两年的成都房价涨幅,今年成都房价应该是比较平稳的,有涨也有落,但幅度不大。往日的那种买房像买菜、购房要排队的现像已高潮难再。虽然仍有一些抢购事情发生,但仍基于强盛购房需求和房价便宜,以及一楼盘的品质比拼,如光华馨地、蓝水湾、蓝谷地等,市场的奇迹在短暂的歇整后得到局部的爆发。但这些似乎都是政府和开发商合谋算计好了的,他们稳操胜卷,在暗中运筹幄帏,只有老百姓在自以为得到了便宜之后对被市场算计的浑然不知。在现实的利益博弈中,开发商和政府已结成了生死同盟,房价已然变成了一场合法的市场阳谋。在强大的市场机器面前,消费者永远注定是弱者。
如果你翻开近一年内的各种报纸,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在涨价,水、电、气费首当其冲,衣食住行样样让普遍老百姓头疼,医院是吃人的机器,天价药让老百姓最害怕生病;开发商更是披着头羊皮的狼,地块的房子建的越来越密,房价期望卖的越高越好,老百姓在感叹唯有薪水难涨的情况下,只能望房兴叹了。但活着少了个窝,生命就少了种依靠和寄托,因此房子仍是我们的向往和追求。在这场市场的博斗中,开发商永远不会损失半根毫毛,只会幸灾乐祸的在旁观中冷笑着。在期待明天房价会下降的梦中,我们只能希望政府的调控能落到实处,光调了房价而没有调调开发商,不然受伤的永远是老百姓。
明天,成都房价究竟会怎样?明天,也许会有一个奇迹。
更多观念交流,请联系本人:邮箱:linyu2014@163.com QQ332888293 电话:13018212177
文章引用自:http://house.focus.cn/showarticle/3595/51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