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生活纪事 |

再识天府。几十年来,也不知多少次到过成都,到过四川。这次是花甲之年后的第一次。感触颇深。再看天府已经早已是‘’物是人非,也是物非人非‘’。说物是武侯祠、杜莆草堂、都江堰熟悉的传统文化的血脉还在,根还在;说人非是那些曾熟悉的风云人物有的黯然失色,有的转战他乡,有的已经失去自由。好苗不愁长,一代代年轻人已经取代他们。曾几何,我所在的曾让人羡慕的行业已经成为过去,或不在让人羡慕,而取代他们的是勃勃生机的新经济。说物非人非,是天府地下多了个‘物’,那地铁之快,刚报了站名锦江宾馆站到了,我正要回忆过去在锦江开会的情景,又到了下一站自己熟悉的地方;一个个站名好像叫我熟悉那过去的四川改革的宏大场面,回忆刚看完三星堆又来到金沙遗址;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曾住过的金牛宾馆已成为城市普通的一员,没有了神秘色彩;说人非,是人的暗淡,像树的年轮,老朋友多年不见,猛然见到与我同唱《掌声响起来》的四川佬,比我苍老了许多,他说是玩麻将玩的;看到一个军人出身的老部下,还倍精神,他说注意锻炼和瑜伽的结果。而更多的是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同事的孩子们成为了天府的主人,他们比父辈们更懂得生活,更懂得享受,当然一代有一代的辛苦和劳累。老人们逐渐退出舞台,离开这个世界,离开天府;子辈们继续生活者,他们生儿育女。你想,若干年后仍然还是‘’物是人非,物非人非‘’。可天府仍然是天府,老祖宗留下的印记仍然存在,新人们创造的奇迹会成为后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