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满时节话养生

(2013-05-19 15:04:25)
标签:

健康

http://s11/mw690/3dbf7d50g7c814908fc4a&690

每年阳历5月21日前后进入小满节气,是24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也”。小满是指此时自然界的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俗语云“小满三天见麦黄。”

孙思邈说:“夏七十二日,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所以进入夏季之后要少食用一些苦味食物,以防心气过旺;要多食用一些辛味食物,以补养肺气。如:葱、蒜、芥菜、香菜、大头菜、油菜、韭菜、辣椒、萝卜、等辛味食物。    

小满节气易产生内热,如口舌生疮、便秘等。饮食预防内热病有两种方法:   

(一)多饮水,以温开水为宜,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内热的排出。但不要用饮料代替,尤其是橙汁,因为橙汁多喝可生热生痰,加重内热。   

(二)多吃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丝瓜、芦笋、水芹、黑木耳、藕、萝卜、西红柿、西瓜、梨、香蕉等,这些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鲜鱼类、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小满期间由于雨量增加,也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调养,宜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莲子、山药等。忌食海鲜鱼类、羊狗肉、冷饮等,因为这些饮食容易生湿、伤脾,从而加重皮肤病。鸭肉可助你平安度夏。元代吴瑞在《日用本草》中记载: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中医认为,鸭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

http://s9/mw690/3dbf7d50gdd0ce9943898&690

小满防风疹     

风疹的病因:   

 1.湿郁肌肤,复感风热或风寒,与湿相搏,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   

 2.由于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   

 3.与身体素质有关,吃鱼、虾、蟹等食物过敏导致脾胃不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发为本病。   

    风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迅速,皮肤上会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块成片,或呈丘疹样,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随气候冷热而减轻或加剧。    

风疹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三型:    

1.风热症:其疹色红赤,痒甚,遇热加重,脉见浮数,此为感受风热之邪;    

2.风湿症:皮疹色白或微红,兼有身重,脉见浮缓,身受风湿之邪郁于肌肤;    

3.胃肠积热症:疹色红赤,兼见脘腹疼痛,大便秘结或泄泻,脉多见数,风疹红色为热,腹痛便秘为腑气不通,胃肠积热之症。在治疗上应以疏风祛湿,清泄血热为原则。

小满要防日晒伤     

    日晒伤又称晒斑,是夏天易患的皮肤病。主要是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后引起的局部急性红斑,属于水肿性皮肤炎症。一般是在日晒数小时后,在外露的皮肤上出现红斑,较重的可能会有烧灼感、刺痛和肿胀感,消退时,可有皮肤细薄脱屑,留轻度色素沉着斑。

夏日需常备防暑药品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疼、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在家中或随身要备一些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夏季老人不宜“坐木坐硬”    

    所谓“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老年人在夏季常坐木易患消化不良、皮肤病、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老年人如果长期坐硬板凳,容易患坐骨结节性滑囊炎,屁股一接触板凳就会疼痛,且难以治愈。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家中小菜,让大家轻轻松松度过难耐夏日:

芹菜拌豆腐:    

[配料]  芹菜150克,豆腐1块,食盐、味精、香油个少许。    

[做法]  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用凉开水冷却,控净水待用。将芹菜和豆腐搅拌,加入食盐、味精、香油拌搅匀即成。    

[功效] 平肝清热、利湿解毒。     

[特点] 清凉适口,夏令佳菜。 

冬瓜草鱼煲:    

[配料] 冬瓜500克,草鱼250克,食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 冬瓜去皮,洗净切三角块,草鱼剖净,留尾洗净待用。先用油将草鱼(带尾)煎至金黄色,取沙锅一个,其内放入清水适量,把鱼、冬瓜一同放入沙锅内,先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2小时左右,汤见白色,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平肝、祛风、利湿、除热。

青椒炒鸭块:     

[配料] 青椒150克,鸭脯肉200克,鸡蛋1个,黄酒、盐、干淀粉、鲜汤、味精、水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鸭脯肉劈成2寸长、6分宽的薄片,用清水洗净后淋干;将鸡蛋取清和干淀粉、盐搅匀与鸭片一起拌匀上浆;青椒去籽、去蒂洗净后切片。锅烧热后加油烧至四成热,将鸭片下锅,用勺划散,炒至八成熟时,放入青椒,待鸭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锅内留少许油,加入盐、酒、鲜汤、烧至滚开后,再将鸭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装盘即成。     

[功效] 温中健脾,利水消肿。

 

 

王星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中华中医药科普分会委员

原创博文转载请与本人联系

微博:@营养师王星

QQ:910564976      手机:1391025206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