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离京返乡过年

(2011-02-03 22:43:44)
标签:

北京

春节

春运

回家过年

分类: 杂谈随感
本文载于2月4日新京报评论版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2/04/content_198214.htm?div=-1

每年春节前后这十多天的短暂日子里,生活在北京你都会觉得心情舒畅。马路不堵开车顺畅不怕耽误时间了,公交地铁电梯没人因拥挤推搡吵架了,商场超市不人满为患了,就连上厕所,也不用排队等坑位了。不管是和身边的朋友、同事还是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基本上都会听到,如果北京一年到头都这样畅达无阻,那生活质量不知道要提升多少。

但是,如果说一年到头真的只有仍在北京的这些人工作、生活,恐怕不能保障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正常运转。很多在北京过年的人都深有感触,春节期间居民区的菜市场、小饭馆基本上都关门歇业了,想收发快递也发现没人上门服务了,整个城市的多数行业都进入短暂的休眠、半休眠状态。说白了,城市是我们大家的城市,不管是本地人外地人,不管是办公楼里的职员白领,马路上的交警清洁工,还是工场里的工人,离了谁都不行。即便是过年,如果多数人都选择离京返乡,过年这个城市照样冷冷清清,除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就没了多少年味。

每年春节,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这些话的,十之八九是进京务工的外地人。每年春节,公司都会为假日期间的值班人员排班犯愁,因为这些新兴行业的年轻员工以外地人居多,一到春节大家归心似箭,即便值班可以有两到三倍的工资,也很难诱惑多少人留下。事实一再证明,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过年就是要和亲人在一起,没有亲人的地方,只是我们栖息的房屋而不是可以让我们有归属感的家。

为了回家,我们可以披星戴月到车站排队买票,为了回家,我们可以忍受车站、车厢里的拥挤混乱,不怕长途旅行导致的身心疲惫,为了回家,我们舍得花费平时不舍得花的钱高价买票和为亲友购置新年礼物。虽然,春节在家待的时间可能还没有来回路上耗去的时间多,可是毕竟是和父母亲人在一起辞旧迎新了,也就了无遗憾了。和父母亲人一起过年,纵然辛苦,也很幸福。

在家和工作的城市之间如候鸟一样飞来飞去,恐怕是快速城市化的这个时代我们这一代人乃至几代人无法逃避的宿命。尽管城市需要我们,却没有敞开心扉完全欢迎、接纳我们。尽管我们为之奉献青春和激情,却依然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把我们阻拦在城外;尽管我们也期待能把父母都接进城市过一个特别的新年,却发现狭小的蜗居根本无力为他们安放一张床。在这样的城市里,每到过年,就会让我们感到陌生和孤独,每到过年就会想要快速的逃离。

城市文明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说,城市文明不只是高楼大厦柏油马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城市文明还需要人文关怀,要每个生活在其中的城市都能找到家,而不是时时处处把自己当成过客。城市文明也不是要贪婪地吞噬更多的资源让自己越来越富有让乡村日渐凋敝,城市只有带动乡村各种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使自己更有保障、更有活力,也只有带动乡村一起发展,才能消除人口的无序流动解决拥堵问题。只有解决了城市吃饱乡村仍在挨饿的问题,才能让春运不再是举国瞩目、谈之色变的重大话题,让回家过年不再等同于跋山涉水、千里迁徙,让阖家团圆不再是只有春节才能圆的梦。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