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发)东证期货_(糖棉猪油粕豆)_农产品数据周报__20220828

(2022-08-29 09:36:26)
(转发)东证期货_(糖棉猪 油粕豆)_农产品数据周报__20220828
增强13301066923
豆一:拍卖仍在持续,底价暂无调整,东北大豆价格稳定;湖北早熟大豆上市量增加,价格随质量不同有所差异。产地对2021年度大豆关注度下降,多等待新季大豆上市。今年大豆面积增,东北地区天气总体良好,增产预期强烈。需求端有所好转,因天气转凉及开学增加学校需求。现货供需缺乏突出矛盾,陈作余粮有限但拍卖增加市场供应,预计现货价仍将稳定运行,期价随宏观及外盘美豆波动大于现货价格。

豆粕:国际市场:上周美豆主力偏强震荡,市场对新作单产的担忧占据主导。截至8月21日当周美豆开花率97%,结荚率84%,优良率再降1%至57%。Pro Farmer田间巡查期间,部分干旱面积比例较大的主产州豆荚数偏少也加剧市场担忧情绪。不过Pro Farmer在结束四天巡查后预计美国新作单产为51.7蒲/英亩,仅略低于8月USDA供需报告预估的51.9蒲/英亩。9月将近,宣告着天气炒作即将结束,历史数据显示Pro Farmer田间巡查的单产预估在多数年份低于USDA9月供需报告预估,我们认为最终单产很可能定格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需求方面,时隔约两周,上周USDA报告私人出口商向中国销售新季大豆,给美豆价格带来一定提振。不过由于新系统原因上周USDA撤回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数据,暂时无法看到最新订单及装船情况。短期美豆可能震荡为主,随美豆集中收割上市、南美新作若能兑现丰产预期,则中长期价格中枢将下移。
国内市场:期价表现偏强,跟随外盘走势。供需面上,限电对油厂开机影响不大,上周油厂大豆压榨量大幅升至198万吨,钢联预估本周压榨量将继续保持高位。截至8月19日油厂豆粕库存由79.26万吨降至72.85万吨,样本企业提货量上周继续上升,预计上周油厂豆粕库存变化不大。由于进口大豆到港不足豆粕库存在7月已经见到拐点向下,供需面对现货价格及现货基差的支撑仍在。

豆油:CBOT大豆上周震荡偏强,美豆优良率持续下滑,而上周Pro Farmer中西部作物巡查结果显示欠佳,据此发布的美国全国单产及产量预估报告低于USDA8月报告水平,后续9月USDA供需报告或将下调美豆单产预估。不过,目前已时至8月底,美豆天气炒作的空间已有限,市场关注的焦点或将逐渐转移至需求和南美新作种植。目前美豆新作期末库存及库销比预期仍处于偏紧的水平,在南美新豆上市之前,全球供应并不宽松。而南美大豆虽然预期扩种增产,但在拉尼娜气候下,这还存在较大变数。CBOT大豆向上向下均受到制约,上游对豆油的驱动也有限。
国内方面,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 2022 年8月19日,全国重点地区 豆油商业库存约79.395万吨,环比减少2.045万吨。8-9月大豆到港减少,10-12月对盘面压榨利润不佳,油厂远月买船进度也偏慢,国内大豆库存见顶回落,豆油豆粕库存或也将延续下降趋势,故油厂存在挺价意愿。结合上游美豆及棕榈油基本面情况,豆油走势料震荡为主。
 
菜油:加拿大整体天气情况有利于今年菜籽产量显著恢复,新作产量预期在1950-2000万吨水平。澳洲菜籽也有望再度实现丰产,22/23年度全球菜籽产量料猛增至记录水平。加拿大菜籽即将收获上市,国际菜籽市场面临压力较大。国内方面,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2022年8月26日,华东菜油主要油厂商业库存为12.17万 吨,较前一周减少1.48万吨。由于国际陈作菜籽大减产,之前进口利润及榨利一直不佳,进口菜籽量及菜油量处于低位,沿海油厂开机率偏低,进口菜籽、菜油供应不足,国内菜油三季度整体供应偏紧;远期供应前景因加菜籽的增产预期而偏空。结合棕榈油、豆油基本面及宏观面情况,国内菜油趋势上或将跟随其他两大油脂总体料以震荡为主,后续需关注菜籽菜油买船到港情况等。
  
棕榈油:大连棕榈油及BMD马棕上周横盘震荡。出口方面,船运机构SGS、Amspec、ITS发布的数据显示,马棕8月1-25日出口量较上月同期分别增长-0.1%、4.8%和10%。船运机构发布的前25日出口数据均边际向好,需求忧虑有所缓解。尽管印尼棕榈油出口已经在恢复,有关部门也调整相关的税收政策,但考虑到出口物流瓶颈,出口到目前为止仍偏缓慢,印尼棕榈油库存仍处于高位。近日印尼贸易部长宣布,印尼已将免征棕榈油出口专项税的政策期限延长至10月31日,原本8月末到期,旨在促进棕榈油出口。供应方面,东南亚棕榈油处于季节性高产期,SPPOMA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1-25日马棕产量较上月同期增加2.32%。而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的数据显示8月1-20日毛棕油产量较上月同期增加16.18%;UOB数据显示,8月1-20日马棕产量环比增加14%-18%。各机构间关于马棕出口及生产高频数据存在分歧,但在东南亚季节性高产及印尼刺激出口政策对马棕出口挤压下,8月末马棕大概率累库,9月预计累库趋势将延续,后续继续关注印尼船货发运情况。
国内方面,截至8月22日当周,全国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为32.9万吨,较上周增加1.55万吨,连续第二周回升。印尼运力情况正在逐渐改善,随着到港量的增加,国内棕榈油库存重新走升。结合国际市场方面,印尼高库存还在去化的过程中,黑海地区农产品出口也在逐步恢复,马棕库存累积的趋势预计还将延续,CBOT大豆天气炒作接近尾声,棕榈油期价上方空间有限,短期或维持震荡。

白糖:因Unica8月上半月压榨数据不及预期,ICE原糖上周震荡后回升。Unica数据显示,受天气影响,8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糖产量低于预期,为市场带来一定的利多影响。8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甘蔗压榨量同比下降13.7%,致使糖和乙醇产量随之下滑,其中糖产量为263万吨,同比下降12%,不及此前市场预期的285万吨;巴西中南部截至8月16日累计甘蔗压榨量和产糖量同比分别减少8.04%、12.83%,累计压榨进度仍偏慢。不过,8月上半月的产糖用蔗比46.95%,继续高于上榨季同期的46.89%。而糖醇价差还在进一步扩大,相对较高的产糖收益将促进糖厂继续提高制糖比,且巴西部分糖厂计划将收获季节延长到10月之后,这对糖价有不利影响,22/23榨季巴西中南部糖最终产量还存在不确定,后续需继续关注压榨情况。全球22/23榨季供需过剩的预期也令盘面上方空间受限。盘面10-3合约价差走强,伦敦白糖10月合约对原糖10月合约维持高溢价,这对原糖有支撑作用。白糖现货市场供应紧张,伦敦白糖10月合约交割日益临近,其对原糖影响或将加大,这或支撑ICE原糖短期震荡偏强,但上方空间预计有限。
国内旺季不旺,8月需求表现仍相对平淡,糖厂本榨季结转库存可能偏高,而新榨季国内糖料种植面积增加,若当前蔗区旱情不严重恶化,国产新糖预期增产,这将给糖厂及糖价带来压力。不过,注册流出较快,贸易商库存薄弱,且配额外进口成本较高,主力1月合约在5500元/吨附近面临国产糖成本支撑,关注8月产销数据及后续需求情况。郑糖短期存在反弹的可能,但空间有限,建议关注反弹沽空的机会。

棉花:上周ICE棉价仍维持在110-120美分高位区间震荡,市场正处于供应面的利多与疲弱的需求面博弈之中。截至8月21日,美棉优良率再度下降,得州苗情恶化加剧,天气威胁仍然存在。不过,USDA报告仍存在高估产量、低估需求的可能,未来修正的方向或仍对外盘不利。此外,下游纺织国纱线走货不畅且订单放缓,企业信心不足,对原料采购谨慎,高棉价向下传导不畅。在现实的弱需求制约下,外盘上行的持续性和空间预计有限。
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上周稳中有涨,现货市场交投氛围环比有所转淡。今年疆棉预期丰产,还有一个月左右就将上市,陈棉结转库存较大、轧花厂负债较重的背景下,市场对新棉收购价预期不乐观,轧花厂对新棉收购预期会极为谨慎,或压价收购,或逢高积极套保,以降低风险,收购进度预计慢于往年。下游市场延续稳中偏弱,中低支纱走货尚可,高支纱持续清淡,纺企去库意愿增强,低价抛货现象增加,纺织企业产品库存继续去化,但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由于限电强度有所减弱,企业负荷有所提升,但整体恢复程度有限;织厂新增订单依旧稀少,产业信心仍显不足,对“金九银十”旺季不抱太多期望,再加上对新棉收购期的担忧,也增加了下游采购谨慎观望的心态。郑棉上方空间有限,后市仍难言乐观。

生猪:
一、行情回顾
1、期货市场
周内主力合约继续拉升,截至周五,LH2301合约收盘23,810元/吨,周环比上涨4.5%。主力与河南现货基差-1,710元/吨,基差走弱。11-1、1-3月差走弱。
2、现货市场
1)养殖盈利: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外三元交易价格呈上涨走势,周均价22.20元/公斤,周环比上涨3.6%。饲料价格环比微涨0.52%。饲料原料中,全国玉米价格维持下滑趋势,东北地区走货一般但贸易商惜售给到价格支撑,华北地区深加工到货量下降之下部分厂家玉米价格有所反弹;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上涨。养殖盈利改善,本周自繁自养头均盈利891.71元,周环比增92.69元/头;外购仔猪育肥头均盈利885.86元/头,周环比增82.27元/头。
2)供给
出栏节奏:周内大猪出栏减少,其中西南地区受限电影响存在提前出栏现象。据涌益咨询监测,周度出栏均重为126.21公斤,周环比跌0.28%,其中150公斤以上出栏占比6.89%,同期卓创资讯数据反映为交易均重为微跌0.07%至122.28公斤。
补栏积极性:种苗方面,仔猪价格显著下滑,市场成交困难,同时后备母猪补栏积极性差。投机性补栏方面,北方二次育肥积极性较好。据卓创资讯,周内全国7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539.05元/头、1,843.75/头,分别较上周下跌27.26元/头、28.13元/头。据涌益咨询,周内全国15kg仔猪销售均价、50kg二元母猪市场报价分别为645元/头、1,813元/头,分别较上周下跌36元/头、25元/头。
3)需求:本周宰量周度环比增加,据卓创资讯,日均屠宰量环比涨幅为1.66%,受天气转凉与开学支撑,终端需求有所好转。
4)比价:截至8月26日,22个省市猪肉-生猪比价为1.33,周环比继续下降。

二、市场展望及投资建议
短期,在消费边际改善以及二次育肥、压栏等投机性需求之下,现货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体重边际再度下滑,大猪占比下降,年内有望重复去年10月中下旬由存栏结构性问题导致的供需错配。目前近月现货价格表现相对较强,伴随旺季压栏的逐步兑现,中期,仍应警惕旺季不旺风险。策略上,产业套保客户观望心态浓,前期多单可继续持有,关注24,000元/吨上方压力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