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作主
(2012-10-23 12:46:16)
标签:
作主价值观适合情感 |
十几岁的时候,老妈说,你未来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大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在职读研究生,期间嫁人生子,拥有大学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寒暑假,以及按部就班的人生。
二十几岁的时候,追求者说,女孩子出国读书打工这么辛苦干什么,嫁个像我这样的好老公,吃喝不用愁,有外籍身份想去哪去哪,至少少走二三十年弯路。
我并没有走他们帮我计划的道路,没有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是最顺畅最稳妥的人生规划。说这些不是想表明拒绝捷径是有多么正义凛然和反叛高尚,如果个人的人生观恰巧与长辈或友人给予的建议不谋而合,那么接受建议未尝不可、何乐不为?但如果不是个人所追求的价值,那么在大众观念里计划得再好也是白搭。说到这些是因为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关于辨证来看“作主”。
如果你希望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人格和判断力的人,那么在适当接受他人意见和自己拍板之间的权衡,就是你一辈子在做的事。倘若一个人习惯于接受安排,久而久之会失去逻辑判断的完整反射弧,取而代之的是用信任嫁接起直接到达结果的后半段。但是任何依赖于他人他物的方式都是不够安全的,失去了自主的权力同时意味着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我实现,变成为他人过活。
另一方面,如果你出于好意为他人做主并被接受,事实上在多年之后会发现,TA确实走了你安排的道路并保持着计划中的状态,但你却在这些年发生了变化,甚至颠覆了观念,不再认为现在的那个TA是理想的,或TA因找不到自我而不快乐,你的好心得不到计划中的好报,是因为计划本身就是变数。
不要让他人替我们作主,也不要替他人作主。没有人能取代自己更了解自身的需求,或者说我们一辈子都是在发现自己、挑战自己和接受自己之间往复,如果失去了这样的循环,变成只接受,那么人生价值也就不具备阅历起到的意义了。价值观不存在好或者坏,我认为只有一种区别,就是心甘如怡或者委屈就全。
尊重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的和他人的选择。虽说“适合”是个很笼统和模糊的界定词,还常被人以其反义作为分开的理由,但是最后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期待在不刻意改变自我状态下的一拍即合,以及不刻意改变他人状态下的心满意足……或许这就是“适合”所包涵的价值,很难达到极致,却一直在被追寻,相对更为趋近的状态。
为自己作主,并相信会遇到那个“适合”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