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害
从上海回来后皮肤过敏,估计是与朋友家小猫共室几天的缘故,除此之外还有着凉引起的感冒,不过感冒没有爆发得厉害似乎已有转好的趋势,只是皮肤上的包提醒自己仍是个过分敏感又不易恢复的人。
关于公害这个词,一开始是从一个已婚学长那里听到的,他说我这样单身的女人是公害,即使什么都没有做,也会因为自身的存在而成为一些男人的诱惑和一些女人的危机。一笑了之。我从没有把自己女性化的一面看得重要,又太追求精神层面的共鸣,所以不担心自己的“公害”会真正转化成实质的危害。
再次联想到这个词是前两天老同学来北京做客,她提到过年回家时我们会面,之后她妈妈说你怎么不去见那些结婚有孩子的同学?不过这个时候也就你们这些还不嫁人的有空聚会了,不能总和她们一起玩……瞧瞧,我又一次“公害”了。
我曾经和女性朋友说,人一定要找到足以让自己抵御甚至可以说享受孤独的爱好或状态,尤其是女人,因为如果没有,即使她结婚生子一切按部就班,也终归有一天会猜忌、忧郁、歇斯底里……安全感来源于外部,来源于他人,在我眼里就是有隐患的安全。不依赖任何他人他物,将自己的心态安置好,才能以正常的、平衡的自我面对别人给自己的一切。我想这也是我物质但不拜金的价值观的源头。
倘若理性是人从一而终的个性特征,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冷血,之所以会有热血青年一说,字面上讲就是不恒温,善变,会激昂,也与之对称地会低落。所以我看到的有趣的人,往往是理性和感性得当的家伙,他们生活的常态是和大众无异的,还经常是所谓榜样模范,但他们的心又是热血的,即从没有丧失对生活的追求,依然会憧憬和激动,情致盎然,只是,不会让附属的不好的那一面,影响到自己正常的生活状态。
这些人在影响力挥发的同时,也会波及一部分受他们影响的人的选择,说是公害么,另一个角度看也会有此含义。所以说公害只是状态的一个角度,另一个角度看,能成为公害的,必然有其影响力和吸引力。
我善于给自己找理由,是不?
很多事我不想写出来,哪怕写在日记里,给自己看。不愿意梳理,是因为我知道写出来就会归于逻辑,而任何事,想太明白了都不快乐。有时候我宁可自己是个看不透状况的小傻帽,那样,至少一部分笑是淋漓尽致的。
我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追求者莫名其妙地执着,但这状态某天降临到自己头上时我虽然还是不明白,却可以莞尔处之了。当感情超越了生理的渴望,变成精神层面的共鸣的假设,一切存在都是有价值的,一切交集都是有默契的,人会如此自我催眠。所以说,情感是害人的,精神出轨是最有杀伤力的。
可是从原则上我不愿意承担“公害”的责任和后果,这和参透它的意识相互矛盾,折磨我甚久,原来人终归是自我的,我也不例外地会因为预想的没有结果而考虑开始的必要。理性和感性永远是人脑子里打架的两个小人,让人在活得潇洒和活得应该之间徘徊。但是我相信,没有人能做到绝对的活得潇洒,除非他完全自私。状态上活得潇洒的人,往往早已拥有过了应该的生活,才有额外的心绪去追求潇洒,当遇到不够潇洒的同类时,希望对方潇洒却又无法接受对方也去拥有应该的生活状态,又是自我作祟。
自我,和善良并不冲突。自我多一点的人往往因为执着和坚持的表象显得更纯粹,在感情中也是得到更多的一方。但自我的人,其实往往受到感情的伤也会更深,是因为状态的打击和对自我意识的打击并存,双重否定让伤口更不易愈合。被人伤害不怕,怕的是毁掉自己原先的判断或决定。
这些日子,我以为自己遇到了同类,从很多层面上看也确实是的,相似的家庭背景,相似的生活习惯和爱好,相似的脾气秉性和表达方式。我发掘这些相似用了很长的时间,它们凝结成点滴的露水在心里,以至于当有一天事实证明无法因为相似而拥有更多时我会顷刻间伤悲,甚至超过了生活中失去一份真实感情的悲哀。理性告诉我务必参透,即使已经感情用事地反复纠结。感性拉扯着我别想太白,最期待的人和事丧失了美感将会是无底洞般的空虚深渊。
唯一的解决办法,拥有新的生活。呵,很多人早知道了,而且是直线条的,我却要走那么多思想的弯路再回到这个起点,谁怪我是许大明白。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这个人变成我校园里的同学,他下课以后背着双肩背,拿着书本,推着自行车走在我身旁,后来他把自行车锁在路边,追上我说,家里人会来取走它,他愿意陪我步行回家……
我想我是从心里真的喜欢上这个人了,因为梦是不会骗人的,在复杂的肤浅的速食的极端的社会状态和思维意识下,拥有最纯粹的美好,才是人心里本真的渴望。
有一天我变成小疯子,和大傻帽凑成一对,或许成为soulmate,或许只是一段光阴的玩伴,不在乎其他,不计较得失,不遗憾过往,不展望明天。拥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放得开,无所谓规矩法则,只活在当下,体会当下,爱当下……
这些情致,我不是没有,甚至可以比任何人都尽致,但,只能在想象中。
能成为公害的人,往往受制于公知那一面的美妙,如果早已不计较,就没有欲求,也不会怆然了……
EN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