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左慈戏曹
左慈戏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277
  • 关注人气:1,1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节到底能不能互祝节日快乐和互相问好。

(2020-04-03 07:20:32)
标签:

清明节

来历

分类: 评论杂谈

公历202044日是清明节。近几年坊间盛传清明节不能互道“节日快乐”。今年又加上不能“互相问好”。不知何来此假“民俗”

微信传蒙曼老师对此的批驳。她是引用自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以降的多首历代古时作为论据,认为清明节兼有踏青游春之功能,结论是互道节日快乐没有问题,更不用说互相问好。

我基本支持蒙的说法,但感觉她没有说到根子上,且论据有不足。对于结论,我的想法是:清明节互道节日快乐并不犯忌讳,但最好不说,因为毕竟此日是追思先贤、先烈,以及祖先的日子,不可能快乐。互相问好则没有问题。尤其在今年非常时期,互相问好更属应当。

现在的清明节是古代的“三节”,即寒食节、上巳节与清明节的合一。

寒食节原为清明节前两日,清代定为清明节前一日。源于纪念春秋时期晋国晋文公门下介之推辞官不就,避于绵山(位于山西介休)。晋文公命烧山逼迫介之推出山。介之推抱树而亡也不出山。为此民间在此节不举火炊事,都吃凉的饭食。介之推死亡之地也名为介休。

清明节,即廿四节气中的一个,在公历44日或5日。在清明节各家都要祭祀先人,给祖上坟墓打扫、培土。因此是个哀伤的节日。

上巳节,汉代即有,魏晋起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以流水去污为主题,即洗去一冬天积攒的身上污垢。是日、士子、庶民均举家到河边洗涤,同时用柳条编成圆圈从头上套入,脚下脱出,再扔进水中,以示脱贫。由于此节日,闺阁中女子也可外出,能够与男子相遇,故有私下相看、会面之举,实为中国传统情人节(农历七月七是女儿节)。有许多少数民族至今仍以三月三为男女相会,确定终身之日。

自元代起,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一,以后又融入上巳节。节日的活动逐渐丰富:一是扫墓,但须在清明前的单日,只有僧人才可以在清明当日;二是洗涤;三是戴柳(主要是儿童),“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四是踏青,饮宴;五是城隍庙会。

故元代以前的清明节只是祭祀,还无踏青游乐的含义。蒙老师以杜牧等诗作为“清明有快乐”的证据,不合逻辑。再有,既然清明节的祭祀还是主要活动,没有必要非得“祝节日快乐”。

参见《北京风俗史》        2020-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