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炒肝不炒,炸灌肠不炸,卤煮不搁酱油,炒肝面茶茶汤不能用勺攉拢(同前)

(2019-12-20 04:20:13)
标签:

炒肝

炸灌肠

卤煮

面茶

茶汤

分类: 美食佳肴

炒肝儿源于满族祭神后将猪下水烩而食之,原来真有猪肝,现在肝少甚至全无,实为烩肠儿。炒,系汉语言,满族本无此词,后吸取之。但满族之谓炒不仅有大火油炒之意,还指汤少的烹调法,如“炒红果”。现在大家认同的炒肝儿制作方法是改良过的了:将猪肥肠和肝尖儿整净,肠煮熟切段儿,猪肝生切成片儿。用热油炸透大料、生蒜再加入黄酱炒好备用。再将肥肠段儿放入沸水中,加入炒好的蒜酱和口蘑汤,续放入肝片儿,立即勾芡、加蒜泥而成。时下卖的炒肝多有勾芡功夫不到者,不是稀就是稠。更加许多吃者上来就拿勺儿搅和,全澥了,这就吃不出正经味道了。必须手托碗,沿着碗口转圈儿“忒儿娄”才是正经吃主儿。

炒肝不炒,炸灌肠不炸,卤煮不搁酱油,炒肝面茶茶汤不能用勺攉拢(同前)

炸灌肠,重音在灌而不是现在大都在肠。源于满族的炸鹿尾。清末改为用肠皮灌肉末后用油炸,由此产生了炸灌肠。后又添加猪血和淀粉,再后来直接灌淀粉加红食色。演变至今,已经没有肠皮,完全成了淀粉坨,炸后蘸蒜汁吃。名为炸,实为在铛上用汤油煎。吃时只能用牙签扎着吃,而不能用筷子夹。现在许多饭馆也经营灌肠,但多是在油锅里“炸”而不是“煎”,且片儿太厚,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炒肝不炒,炸灌肠不炸,卤煮不搁酱油,炒肝面茶茶汤不能用勺攉拢(同前)

    卤煮火烧全名是卤煮小肠闷火烧,从南府(皇宫戏班)苏造肉演变而来。以猪小肠、舌、心、肺等加小茴香、丁香、白芷、砂仁、豆蔻、甘草等十几味配料煮制,再加入炸豆腐、死面火烧、酱豆腐汤闷煮而成。出锅时现切块儿,淋上醋蒜汁儿和辣椒油,别有风味。北京卤煮以“小肠陈”最为有名,现在前门外煤市街、观音寺许多卤煮用酱油而不是酱豆腐汤,不是正宗。许多人吃时要加香菜,更属于外行。

 

面茶是用糜子面熬成的糊糊,淋上用香油调稀的芝麻酱,撒上芝麻盐而成。正宗的必须分两层淋醬撒盐。吃的时候,必须手托碗,沿着碗口转圈“忒儿娄”才对。时下许多人先用勺子或筷子搅和一通,完全把风味破坏。

炒肝不炒,炸灌肠不炸,卤煮不搁酱油,炒肝面茶茶汤不能用勺攉拢(同前)

时下茶汤李分号很多,保持了传统特色。唯吃者多外行,不知只能用片勺儿舀着吃才能入口入味儿,也是先搅和一通,味道就不对了。最糟糕的是,现在百度照片的炒肝、面茶和茶汤,几乎都是用勺子在瞎攉拢,风味全败光。

炒肝不炒,炸灌肠不炸,卤煮不搁酱油,炒肝面茶茶汤不能用勺攉拢(同前)
(本系列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