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历**年不宜直称阳历**年
(2019-07-31 04:22:28)
标签:
阳历公历 |
分类: 地理地震 |
阳历,是以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天数的基础,即一年长365天,再人为地把一年划分出12个月,有大月31天,有小月30天。
阳历的优点是各年份的季节变化在月份上基本相同,便于安排农事活动与生活,缺点是“月”与月相变化无关,不好以此掌握潮汐变化等。
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治者儒略时采用的阳历,单数月为大月,双数月除2月外均为小月,2月在平年29天,在闰年30天。公元前9年古罗马统治者奥古斯都时颁行的阳历,1月至7月,单数月为大月,8月至12月,双数月为大月,2月在平年28天,在闰年29天。这种变化是因为奥古斯都在8月获得尊号,因此从2月拿出一天放在8月,成为大月。公元1582年由罗马教皇格里果里十三世制订的阳历,在设置闰年(见后文)的方法上又有变化。这一历法自20世纪20年代起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故称“公历”。公历只是一种特定的阳历。因此公历**年不宜直称为“阳历”**年。
前一篇:农历属于阴阳历
后一篇:4.两种闰年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