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华北北部在战国后期被称为“天府”,秦汉以后无此名。自元,大都、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复名。《大明一统志》“京师……诚所谓天府之国也。”清初《天府广记》写的是也北京。其原因有:
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山河形胜之地,应运而兴之都。
-元代水脉极盛,漕运直达城中。北京曾有“水乡之称”。
1900年后百年,降水量年均600余毫米,海河支脉五河流长。
皇-家建筑、坛庙、商铺、民居与自然景观协调,如“银锭观山”。等等。
然而,至今水资源严重匮乏,已经依赖南水。
气候变暖,连年干旱。高楼林立,热岛效应。
人口激增,污染严重,粮菜全赖外地。
城镇发展过快,处处充斥非自然景观。等等。
失去“天府”名称实属必然。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