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必修课程结构和内容(高中新课程提要之一一二)
(2018-11-07 06:24:22)
标签: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 |
分类: 教育励志 |
课程结构
以54课时安排必修内容,包括“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
计2”两个模块,全体学生必须修习。
课程内容
模块1
1.
例分析理解技术的性质,形成积极的技术价值观。
2. 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技术文化和个成长经历,认识技术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理解技术的历史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变化,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使用技术的责任意识。
3.
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技术作品说明书等技术设计环节的实践。
4.
设计要求的完整设计方案。并通过技术试验等方法,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权衡和优化,形成最佳方案。
5.
常用材料的连接方法,并能根据设计方案和产品用途选择和规划材料。
了解一至两种数字化加工设备(如激光雕刻机、激光切割机、三维打印机)的使用方法。根据设计方案恰当选择加工工艺,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8. 阐述技术试验的意义、特点,结合技术作品的设计与评价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写出技术试验报告,并体验技术探究、技术革新活动的乐趣。
9. 从技术的功用性、可靠性、创新性和文化性以及专利保护等角度对作品(产品)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整体评价,写出评价报告,并形成初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模块2
1. 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对技术产品及其功能实现的独特价值,了解结构的一般分类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赏析经典结构案例。
2. 通过技术试验或技术探究分析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
3.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样,做出模型或原型。
4. 理解流程及其环节、时序的含义,阅读和绘制简单的流程图,分析流程设计和流程优化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体会流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5. 结合技术需求进行流程设计和对已有流程进行优化,并用流程图表达出来。
6. 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基本构成及主要特性,结合实例学会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7. 通过技术探究,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并通过对简单系统的设计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增强系统与工程思维的能力。
8. 理解控制、控制系统的含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的特点。
9. 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理解其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等的作用,了解干扰现象和反馈原理,并用方框图表达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10. 根据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被控量、控制量,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控制系统装置,进行调试运行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