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性质和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新课程提要之一一一)
(2018-11-06 04:54:32)
标签: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性质 |
分类: 教育励志 |
课程性质
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
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技术实践活动构建默会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助于学生强化学生手脑并用与知行合一,增强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发展工程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增强对技术文化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技术理性和个性品质。
学科核心素养
1.
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学生能形成对
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技术的规范、标准与专利意识;能就某一技术领域对人、社会、环境的影响作出一定的理性分析,形成技术的安全和责任意识、生态文明与环保意识、技术伦理与道德意识;能把握技术的基本性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主动适应。
2.
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学
生能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整体规划,并运用模拟和简易建模等方法进行设计;能领悟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等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加以运用;能进行简单的风险评估和综合决策。
3.
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性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
题解决过程。学生能在发现和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收集相关信息,并运用人机关系及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能进行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准确地观测、记录与分析;能综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
4.
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样形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进
行可视化的描述和交流。学生能识读简单的机械加工图及控制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手工和二维、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等;能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构思,用技术语言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
5.
物化能力是指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用物
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造与优化的能力。学生能知道常见材料的属性和常用工具、基本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常见工艺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操作经验积累和感悟;能根据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材料选择、测试与规划,工具选择与使用,工艺设计与产品制作等;能独立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装备及测试,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能体验工匠精神对技术制造质量的独特作用,形成物化过程中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