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高中新课程提要之六十一)
(2018-07-09 04:18:03)
标签:
高中地理课程 |
分类: 教育励志 |
课程目标
1.
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2.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
3.
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有较强的观察力,并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简要评价区域现状和发展。
4.
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
课程结构
以72课时安排必修课程,包括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地理1包括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2包括人口,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以108课时安排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与国家安全三个模块。
还有供学生从中自主选择的九个模块:
侧重自然领域的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侧重人文领域的旅游地理,城乡规划,政治地理。
侧重技术与实践领域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野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