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来了不应该钻到桌子底下,应当躲在活命三角区”纯属误导!(地学名词正误之三十六)

(2017-12-07 05:46:01)
标签:

正确躲避

三角区

分类: 地理地震

“地震来了不应该钻到桌子底下,应当躲在活命三角区”纯属误导!(地学名词正误之三十六)
    躲在活命三角区,是说在地震的时候,不应该钻到桌子底下去,而是要找到一个结实的物体在旁边躲着,比如床、柜子、汽车旁边。这样倒塌的建筑物会和物体形成一个三角的空间,从而能让人活下来。这种源于美国的说法听上去很有道理,并且配有很多图片,因此很快在欧美扩散。而在中国经过几次大地震之后,这种说法也在国内广泛传播。真的是这样吗?各国的抗灾权威机构一直没有改掉原来过时的建议。原因是:

  首先,真实的地震都会有晃动,处在这种高烈度的地震中,你连站稳都不太可能,更不要说准确找到一个保命三角区并快速移动过去了。其次,在大楼崩塌之前,各种家具、电器和茶杯等物品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移位甚至飞行,这个时候你跑去蹲墙角、柜角之类的,不仅是将自己暴露给四处乱飞的物体、掉落的墙体碎块、飞溅的玻璃碎片,同时,柜子这些物体如果没有预先固定好,翻倒砸下来,则更容易造成伤害。最后,地震中楼房坍塌的情况是非常随机的,我们不可能预测楼体坍塌的方向、断裂的位置,天花板和地板有可能从任意方向砸落,根本无法预料哪里才是最终的活命三角地震来临,最稳妥的方法仍然是直接钻到最近的桌子或者坚硬的家居下面去,并抓牢桌腿,等到震动停止时再抓紧时间离开室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