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两地海拔差(单位:百米)×0.6”这一公式计算该两地气温差(地学名词正误之三十三)
(2017-11-27 05:37:06)
标签:
气温直减率海拔差气温差 |
分类: 地理地震 |
在大气圈的对流层中,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这一规律称气温直减率,在初、高中地理教材中都有阐述。据此,直到现在还有许多教师对学生作如下考查:给出某两地的海拔,要求计算该两地的气温差。这里需要运用“两地海拔差(单位:百米)×0.6”这一公式。
其实这种考查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种计算不仅忽视了对流层的厚度有10至15千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是“一般”和“平均”状况,而且忽视了气温是指距地面1.5米的百叶箱里的温度,其变化不仅受海拔的影响,还会受太阳辐射、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不明白,可用实例验证:北京平均海拔约44米,2017年11月26日的最高气温是7℃。拉萨平均海拔约3658米, 如按上述公式计算,2017年11月26日的最高气温应是约-14.6℃。实际上该日拉萨的最高气温是12℃,反而比北京高出约5℃。
“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只是说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只是说明地形会对气温乃至气候有影响而已,别无其他,不要错误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