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金牌特色小吃(2016年全国特色小吃200种之九)

(2017-01-17 03:40:58)
标签:

特色

小吃

分类: 美食佳肴

福建8种:

1.     福州同利肉燕

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淳香沁人,连呼大妙,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后扁肉燕与鸭蛋共煮,因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说。

福建金牌特色小吃(2016年全国特色小吃200种之九)
2.     福州聚春园太极芋泥

太极芋泥是以福建盛产的槟榔芋为原料,加糖、猪油蒸制而成。此菜形色古朴大方,芋泥细腻润滑,香甜可口,看似凉菜,吃起来却烫嘴,别具风味。林则徐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时,英、德、美、俄等国的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席招待林则徐,企图让林则徐在吃冰淇淋时出丑。事后,林则徐也设丰盛筵席回敬这些领事先生。几道凉菜过后,端上了一盘颜色暗灰而发亮,深褐又光滑,似两条鱼颠卧其中,不冒热气,犹如冷菜一位外国领事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往嘴里一送,烫得两眼发直,吐都来不及;又听得一声,只见另一位领事的嘴唇也烫出了一圈红红的花边,其他客人都给惊呆了。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极芋泥。 从此,该菜名噪远近。

福建金牌特色小吃(2016年全国特色小吃200种之九)

 3.福州尚干拌面

汤锅中倒入适量水煮滚,放入碱面,以中小火煮至熟透,捞出沥干水分,先将稀释后的花生酱、酱油、味精放入大碗中,再加入煮熟的碱面,最后撒上少许葱花即可。

福建金牌特色小吃(2016年全国特色小吃200种之九)

4.泉州珍豪呷安海土笋冻

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永春陈醋、蒜蓉。

 

福建金牌特色小吃(2016年全国特色小吃200种之九)

5.南普陀素饼

厦门特色小吃。有厦门素饼之首的美称,是闽南地区的传统点心。曾荣获过《中国名点》金鼎奖,是厦门著名特产,中华老字号,有绿豆、椰子、南瓜、香芋、绿茶等多种口味。南普陀素饼冰皮酥脆,入口即化,馅料又软又香且不油腻,甜度适中。

 

福建金牌特色小吃(2016年全国特色小吃200种之九)

6.厦门吴再添沙茶面

沙茶面的做法很简单,碱水油面放入笊篱下开水锅烫熟,捞到碗里,随自己的口味加入猪心、猪肝、猪腰、鸭腱、鸭血、大肠、鲜鱿鱼、豆腐干等辅料,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汤料,一分钟之内一碗面就可上桌了。以厦门的沙茶面为典范,用沙茶酱制作汤头。沙茶(印尼语:Satay)在闽南,潮汕,台湾也被称为沙嗲,原是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风味食品,是烤肉串所用的调料,味道辛辣,色泽淡褐,呈糊酱状,具有大蒜洋葱、花生米等特殊的复合香味、虾米和生抽的复合鲜咸味,以及轻微的甜、辣味。

 

福建金牌特色小吃(2016年全国特色小吃200种之九)

7.福鼎江记鱼片

江记鱼片也称为鱼羹,是福鼎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之一,在福鼎老少皆知,家喻户晓。传承至今已有三代,延续祖传秘方,严格制作工序,选料精细,配料科学,制作方法保留着原始的特点,产品口感柔嫩,极富弹性,韧而有劲,口齿留香,肉质鲜嫩、酸辣可口。UHH福鼎新闻网|宁德重点新闻门户网站江记鱼片是从福鼎传统老菜八盘五中的一道碾粉鱼创新改进而来的。相传,嘉靖四十一年,倭寇侵扰闽省桐山堡,戚继光率六千子弟兵于七月十五日从平阳取道桥墩入福鼎,戚家军号令金石,秋毫无犯,为不惊动父老,一路野营露宿,自备干粮(光饼)充饥。桐山堡民非常感动,别无它物,将仅有的一筐黄瓜鱼,切成小块,用地瓜粉碾上,做成了碾粉鱼,慰劳戚家军,以表感激之情。大家品尝后,称此食品质鲜肉嫩,口味极佳,实为佳品。这事传入平常百姓家,个个模仿制作,广为流传。

福建金牌特色小吃(2016年全国特色小吃200种之九)

8.沙县芋饺

芋饺是江西,福建,浙江等地传统的汉族面食,其质细腻、软糯,嫩滑,浓稠,有粘性。做成后,芋饺肉馅非常鲜美,芋饺面皮可以滴水不露地,完好地隔绝煮芋饺的汤汁,吃起来既糯又柔,滑溜可口。据说,芋饺是南迁的北方人发明的。他们因地制宜,将当地的特产芋子和蕃薯,用北方人包饺子的做法和吃法,创造性地发明了这个小吃。单独吃芋子和蕃薯粉,味道都一般般,但当芋子和蕃薯粉揉合在一起时,便诞生了一道美味。做芋饺很容易。把芋子煮熟捣烂,放入碾成粉末的木薯粉里,用力揉搓成一大团皮坯,然后掐一小团皮坯,捏成一个小碗碟似的,放入馅包捏成三角形状即可。馅儿用瘦猪肉切成小方块,放入红酒、味精、酱油、五香粉等调好,然后和葱、香菇、笋干等一块包进芋饺里,有的人还爱放些生姜,以防芋子冷胃。

 

福建金牌特色小吃(2016年全国特色小吃200种之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