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拙作博文发出后,引起不少博友性趣,谨致谢忱。特将“陕西巷白三爷”的评论转发如下,供各位参考,其中第3点也涉及最早的蓟城在哪里:
1、登幽州台歌,最初可能并不是陈子昂的一首诗,亦未收录在陈子昂的朋友卢藏用编的陈子昂的文集里面。只是后来,卢藏用再编陈子昂事迹的《陈氏别传》里提到“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之知也”,但卢藏用并未和陈子昂同行,这几句究竟是陈子昂的诗,还是卢藏用的一种感悟,也说不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并非陈子昂原创,而是出自南朝宋孝武帝,后来好像还有人因此斥陈子昂为文抄公。卢藏用亦未用《等幽州台歌》的名字,这个名字很可能是明清人编诗集时为了收录这首诗后加的。
2、陈子昂当时做了《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因为是蓟丘览古,自然和易县燕下都无关。但因为里面有“求古轩辕台”、“尚想广成子”的句子。对于轩辕台的正确位置,当然无从考证。但传说大多集中在平谷靠近蓟县的鱼子山,而关于黄帝问道广成子的传说,则一般是说天津蓟县崆峒山。因此,我很疑心,陈子昂把唐代的蓟州当成了战国的蓟城,即他去的是现在的天津蓟县。毕竟陈子昂是诗人和军中参议,并不是历史学家,搞错了也不奇怪。
3、但也不能简单的说陈搞错了。《水经注疏》转述已失传的晋代乐资的《九州要记》的说法,燕昭王墓在无终山,无终山是在天津蓟县(到底是哪座山说法不一)。当时的王陵一般离城不远,无论是北京还是燕下都易县,葬到天津蓟县都太远了。因此,并不能排除战国中晚期蓟城在天津蓟县,后来秦汉时期搬到北京,唐代时现在的天津蓟县为蓟州是恢复古名的可能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