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步军统领衙门、五城察院、兵马司--清代管理北京的那些衙门(地图中的老北京信息之七)
(2015-12-30 04:50:25)
标签:
顺天府、步军统领衙门
五成兵马司
|
分类:
传统文化
|
补遗和更正:
1.清末军咨府和北洋政府参谋本部位在现在的北大一院妇儿医院那里。
2.北京城从清末开始改大兴、宛平分治为设区管辖。
3.经博友“传世哥窑”指正,北京从1928年起改称北平,设立北平市。
正文:
清代延续明代,北京城以中轴线为界,分别由大兴、宛平两县管辖。大兴县衙在现在的安定门里大兴胡同东城分局,1935年迁到北大红门。宛平县衙在现在的地安门西大街齐鲁宾馆一带,1928年迁到卢沟桥拱极城(宛平城)。而大兴和宛平两县都是顺天府属县。
顺天府衙在现在的交道口东公街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其大堂外部保存,内部改为多功能厅。本人因工作关系,去过多次。由于顺天府直属朝廷,因此顺天府尹虽为知府,却位高权重。一般知府为从四品,顺天府尹为正三品,管理着北京地方的司法、治安、民政、财政、官方祭祀和顺天乡试,还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其印信为银质,不同于一般知府的铜质。
但是清代管理北京城的衙门不只顺天府,还有:
步军统领衙门,在现在的地安门外帽儿胡同国家话剧院,负责北京城的防卫和警卫。负责人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位高权重,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区司令,清后期为从一品,与各部尚书同级。
五城察院衙门(五处),负责稽查北京城的治安、整顿地方风俗,厘剔官场奸弊。负责人是都察院派到北京东西南北中五城的“巡视五城御史。
五城兵马司(五处),负责地方治安、捕盗、巡夜、消防、疏通沟渠等事务。负责人是正副指挥。
京城巡防处,咸丰年间增设。
京城善后协巡总局,光绪年间临时设立。
光绪至宣统年间,撤销兵马司,设立工巡局、后来改为内外城警察总厅、派出所(北京城自此有了警察)还设立了各级审判厅等机构。
可见,清代管理北京城的衙门众多,各不统属。不像现在行政、法律、检察等都在北京市委领导下,行政、治安、司法等都由北京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管辖。即使北京卫戍区也受着北京军区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北京武警总队同样是受着武警总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