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清退位共和肇始给地名带来的变化(地图中的老北京信息之五)

(2015-12-28 04:27:56)
标签:

民国

最早

北京地图

分类: 传统文化
    《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中华民国政府内务部职方司测绘处绘制,京华印书局印制,1913年发行,是民国官方出版的最早的北京城市地图。
满清退位共和肇始给地名带来的变化(地图中的老北京信息之五)
    从图中可见,满清退位,共和肇始,给北京地名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紫禁城,改成“禁城”(因为当时紫禁城后寝还被清室占用,还没有故宫一说)
   大清门,改称“中华门”(早已不存)
   中南海,成为总统府和国务院驻地。
   宝月楼,改为“新华门”(直到现在,不过当时新华街尚未开通)
满清退位共和肇始给地名带来的变化(地图中的老北京信息之五)
     外务部,改为外交部,位于东堂子胡同。
    商部,改为农林部,位于西四南粉子胡同。
    学部,改为教育部,位于现在的西单教育街。
    军咨府,改为参谋本部,位于西安门内路北现在的北大一院妇儿医院那里。
    等等。
    东交民巷使馆区的英文名称一律恢复中文原名,包括:
    使馆大街,恢复“东交民巷”
    李尼微支路,恢复“兵部街”
    马可波罗路,恢复“台基厂”
    赫德路,恢复“台基厂头条”(胡同标志保存至今)
    俱乐部路,恢复“台基厂二条”
    拉布司路,恢复“台基厂三条”
    等等。
    不过,1912年京师大学堂已经改名北京大学,而图中却还注记着“大学堂”,在“大学堂操场”有名的“北大红楼”还未出现。
满清退位共和肇始给地名带来的变化(地图中的老北京信息之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