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照堂,是河北易县东娄山王姓一个家族的堂号,因为村对面有小山,名玉照峰,山上有奇石平滑如境,白天反射阳光映照宅院。王家水瓮里的水能够映照奇石,使得王家后人可以兴旺发达而得名。命名时间不晚于清道光年间。(左注:同村还有非玉照堂的王姓居民)
相传王家是在明洪武年间从山西移民到易县。清嘉道年间王翰儒(敦儒?)在父亲王开周去世三个月后出生,十四岁考中秀才,是为玉照堂西院。王翰儒(敦儒?)有子季伦,清咸丰年间灭蝗灾有功,获保定府“义隆桑梓”匾额嘉奖。王翰儒(敦儒?)孙振簶,同治年优贡,历任山东博兴、历城知县,颇有政声。其母变卖家产赈济水灾灾民,获朝廷旌表,立牌坊。(左注:左的外祖父王义森就是王振簶的孙子)
王开周的兄弟王开泰为玉照堂东院,开泰有孙仲伦,昵称王老池,清道光年间中举,是为玉照堂南院。王老池因为侍奉父疾,为父守孝而没有做官。同治年间,主持易州团防,保地方平安。仲伦孙治仁,光绪年间拔贡,官至刑部员外郎。庚子国变,治仁弃官还乡,课子侄读书。治仁还为王家确定以“仁义礼智信”排辈儿。(按照家谱是仁义礼智肇吉家祥)
玉照堂,尤其是南院的发达,与清末重臣张之万密不可分。张之万,直隶南皮人,道光年间状元,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著名洋务派张之洞的堂兄。原在玉照堂前的大旗杆就是张之万所立。张之万与王老池的关系有三种说法:
一是王佑仁所述,王老池在京开当铺,一天来了一位落魄书生典当,老池见其举止谈吐不俗,遂留他住宿、备考,并且一举夺魁。这位书生就是张之万。
二是传说王老池在保定自家铺面里睡的不踏实,总梦见失火和门前有只老虎,披衣出门,正踩在一个睡在门前的书生身上,于是收留并资助赶考。这个书生就是张之万。
三是传说王老池在麦收时看见一位孕妇在地里拾麦穗儿,总有一块云彩给她遮阴,于是收留了孕妇,并且培养了出生的孩子,就是张之万。
王老池去世后,张之万曾以义子身份守灵。玉照堂家祠的匾额是张之万所提,家塾“古棠居”匾额是张之洞所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