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投降69周年之际,想起了前几年在琉璃厂中国书店购得一册《支那地名集成》(见上图),可谓日寇准备长期占领并掠夺我国的一个佐证。


该书系当时的日本外务省情报部编辑,日本外事协会出版发行。昭和十一年1月初版,昭和十三年11月改订增补。(见上两图)经查,昭和十一年正好是1936年,而昭和十三年是1938年。这几年我国面临着什么形势、什么危险,大家都很清楚。



看其“卷首语”和内容,名曰“集成”,实际并不收录一般地图和地名词典必有的大地形区、大山、大河、大中城市,而是详尽收录了县、乡镇,尤其是矿产地,以及小的河流、湖沼、岛屿。
对于矿产地极为关注,用英文缩写标注金、石棉、煤炭、铜、水晶、浮石、铁、铅、云母、石油、陶土、银、硫磺、锡等,远远超过一般地名录的收录范围。
对于所录地名,尤其是矿产地的位置,非常具体。如第9页所录张家湾煤矿在“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县西山张家湾”,张庄煤矿在“山西省南部省境晋城县西南南村的西三十里”。且不说一般的地名录没有这样注法,就说这两个煤矿都是小矿,即使在现在也只能在我国出版的分县地图册上仔细寻找才能找到。(见上三图)
编写、出版他国的地图、地名录是涉及他国主权的事情,不能随意而为。任何一个国家对于本国的资源、战略要地分布等情况都是为机密,不能任由外国获得。该书在当时可谓搜罗完备,其来源不是派人偷偷侦得,就是有内奸提供。这只能待考了。
纵观本书,绝非一般的地理意义的地名词典。估计出版本书的目的,似至少有两个:一是与近年发现日多的日绘中国各地军用地图配合为作战使用,二是为掠夺中国矿产提供便利。可谓日本准备长期占领并掠夺中国的一个佐证。
另,本书有崔显堂藏书印两处(见第二图)。经查,崔先生系北京育英中学地理老师、著名集邮家,其收藏邮票于文革尽毁,藏书尽散。先生已于文革后故去,这本书该是怹的遗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