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月17日,小暑第三候,1950年代初北京市的中学数学教研活动(家父回忆之二十一)等。

(2013-07-17 06:50:16)
标签:

成员

王光兆

周学檏

部分

会议

教育

分类: 往事回忆

    7月17日,农历六月初十,星期三。

    小暑第三候,鹰始挚:老鹰飞向高空(一说老鹰带着小鹰捕食)。

    1950年代初北京市的中学数学教研活动(家父回忆之二十一):

    (一)参加《中学数学科课程标准》的编写

    1950年春,教育部中教司邀请16位数学教育工作者起草《中学数学科课程标准》,北师大附中有韩满庐和我参加。当年年底完成了第二稿,但因接着就开始全面学习苏联,该《标准》并未实施。

    (二)参加第一届中等教育会议

    1951年3月19日至31日教育部召开第一届中等教育会议,我被特邀参加。会议讨论了普通中学的教育教学问题,制定了中等教育工作方针,通过了中学规程和各科课程标准。

    (三)参加《工农速成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编写

    1951年3月,教育部工农教育司邀请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起草《工农速成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我和当时在河北省立高级中学任教的曹振山、赵子琏老师承担几何部分的起草工作。这个大纲是按照4年学完6年课程的要求制定的。

    (四)参加北京市中学的校际教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约有中学70多所,80%是私立中学。为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学分片儿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为此还成立了一个教师小组协助教育局工作。附中的申介人老师参加这个小组。1952年春,市教育局全面接管私立学校,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成立了各学科的学习组,并聘任了兼职干事(相当于现在的市级兼职教研员)。我和女三中(现在的一五九中)的严以诚老师、十三中的孙梅生老师、二十五中的周学檏老师为中学数学科的兼职干事。

    在分片儿活动中,附中与八中(当时在梁家园)、惜阴中学(当时在后孙公园)、工商中学(当时在板章路)、西北中学(当时在广安门内大街)、燕冀中学(当时在宣武门外大街)为一组,每1-2周活动一次,每次2-3小时。

    与此同时,附中还与北师大女附中(现在的北师大实验中学)、四中、育英中学(后来的二十五中)、辅仁大学附中男校(现在的十三中)、女三中(现在的一五九中)、贝满女中(现在的一六六中)开展业务交流活动。

    (五)担任北京市首届中小学招生统一考试命题委员

    1952年秋季起,北京市开始实行中小学招生统一考试。市教育局聘请我和一中的王光兆老师、女三中的严以诚老师、十三中的孙梅生老师为中学数学命题委员,入闱地点是北京小学。当时审查数学题目的是吴晗副市长的秘书、担任多年数学教师的王之平先生。考试后,我们又都担任数学阅卷组成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