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话“儿”化音的使用(一)

(2012-11-09 05:13:47)
标签:

王文宝

通州

北京话

从大杂院走出

指示代词

文化

分类: 传统文化
近读王文宝先生《从大杂院走出》,有对北京话“儿”化音使用规律的论述,特转录之,以供博友参考。

    王文宝,北京通州人,1929年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儿”放在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指示代词、数量词之后成缀音,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音,但不能自成音节。如花儿,读作“huar”,意思与“huaer”(青海民歌)完全不同。

    名词之后:虫儿、草儿。

    动词之后:颠儿、蹿儿。

    形容词之后:多儿钱。

    指示代词:今儿个、哪儿。

    数量词:小三儿、小半斤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