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坝上游记(之六):万全右卫古城

(2012-06-30 03:04:17)
标签:

左卫

右卫

万全镇

卫城

玉皇阁

旅游

分类: 历史遗迹
“万全左卫”(今怀安县左卫镇)和“万全右卫”(今万全县万全镇),两座卫城兄弟般比肩而立在洋河两岸,互相呼应,形成犄角之势,共同构筑成明代宣府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屏障。在明王朝遏制蒙古侵扰,消弭边患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

    “万全右卫”在西汉时已建村。因距野狐岭下德胜口仅1.5公里,故得名德胜口堡。公元1368年元月,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为巩固边防,杜绝外患,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设万全右卫,以镇守汉、蒙边境线中这段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防线。建文四年(1402)修筑卫城,地址就选在了德胜口堡,即今万全镇。设宣府镇(治今宣化),并置卫军事建制,屯驻兵士约5600人。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为加强北平(今北京)的军防安全,命将各地卫所精锐齐集北平及其城畿,宣府西路左、右两卫也迁往通州。一年后,又从通州迁回原所。永乐2年(公元1404年)右卫城也建成,移万全右卫治于此。宣德五年(1430年),明王朝于今宣化置地方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万全都指挥使司”,以统辖京师西、北各卫所。宣府西路左、右两卫遂改称“万全左卫”和“万全右卫”。

    万全右卫城曾长期是万全县治所在。1983年,县行政中心才迁往京包铁路上的孔家庄。

    卫城平面呈菱形。   

    端午节坝上游记(之六):万全右卫古城
    卫城不开东、西门,只开南、北门。东、西留有两个无门的瓮圈。贯通南北门和东西瓮圈的“十字街”把城内建筑自然地分成四个区域。“十字街”中心东侧,据说曾是城内最高的建筑——玉皇阁。如今,只剩下一座高大的夯土堆。南门门楣上有“迎恩门”石匾。北门门楣石匾字迹模糊不清,据说为“德胜门”三字。

    下图为迎恩门:

端午节坝上游记(之六):万全右卫古城
    下图为南门瓮城门及城墙:
端午节坝上游记(之六):万全右卫古城
    下图为南城墙:
端午节坝上游记(之六):万全右卫古城
    下图为北城墙:

端午节坝上游记(之六):万全右卫古城
    下图为古城十字街,县里有改造成民俗一条街的计划:
端午节坝上游记(之六):万全右卫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