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2012-06-29 03:46:54)
标签:

鸡鸣驿

城墙

110国道

魁星阁

驿城

旅游

分类: 历史遗迹
鸡鸣驿位于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110国道145公里处的鸡鸣驿村,地理坐标东经115°18‘~20’北纬40°27‘,海拔550~540米。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

    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后因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都很有限,要完成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这种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至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城内设有驿丞署、驿仓、把总署、公馆院、马号等建筑,还有戏楼和寺庙。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鸡鸣驿站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在东、西城墙偏南处设东、西两座城门,门额分别为“鸡鸣山驿”、“气冲斗牛”。门台上筑两层越楼,上面城墙均筑战台。北城墙中部筑玉皇阁楼,南城墙中部筑寿星阁楼,两座阁楼遥相呼应。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为加强驿城的防御,对城垣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在城东南角城墙上筑角楼魁星阁一座。为防止山洪浸侵,又于城东筑护城坝一道。

    现存驿城占地22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墙周长1891.8米。城墙表层是砖砌的,里层是夯土。墙体底宽8-11米,上宽3-5米,高11米。城墙四周均匀分布着4个角台。东西各开一城门,建有城楼。城外有烟墩。城内的五条道路纵横交错,将城区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个区域。城内建筑分布有序,驿署区在城中心,西北区有马号,东北区为驿仓,城南的傍城有驿道东西向通过。城内还有古代遗留的商店和民居。鸡鸣驿城是中国邮传、军驿的宝贵遗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东城墙: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东城门和门洞“鸡鸣山驿”: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驿丞署院门:(驿丞为低级官员,无品级,不入流,但在驿站却是一把手,相当于现在的基层邮政所长兼兵站主任兼招待所长)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驿丞署正房:(据住户老乡介绍,东屋内的卷柜、条案、官帽椅等位末代驿丞家原物。但说其为“硬木”则未必)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驿丞署后花园水槽:(后花园的花厅、抱厦早已坍塌,水井壅塞,只余风化的水槽)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驿丞署对面戏台: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1900年,慈禧西狩时在此住过一晚(是否真有其事待考)。从此夹道过去的贺家院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住在这小西屋,老佛爷是何心情: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主人接驾有功,老佛爷赐字“鸿禧接福”: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指挥署院门,相当于现在的司令部: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指挥住过的正房,与驿丞住过的正房一样被改造,东西间的前墙都被推出,廊子变成居室。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会馆是平时接待往来官员的地方: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龙王庙正在大修,泥塑拙劣,壁画尚有一定价值,似乎是八仙过海:

端午坝上游记(之五):鸡鸣驿
    鸡鸣驿是此行唯一买门票的地方,全票40元,持老年证30元。售票处有雇佣的导游,每一起讲解要40元。不必听其说“没有导游看不懂”,完全可以自己游览,不必花此寃钱。现在各开放院落的房屋均年久失修,却在大修庙宇。老乡说,房子多年没修,现在更的等政府拨钱啦。总体观感,不像媒体吹的那么玄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