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在避暑山庄平原区的博文中曾提到窦尔敦之事,并引起锦达等博友的兴趣。现再述如下:
百度上有如下记载:窦尔敦(公元1680—1720),河北省献县人,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墩。他出身贫苦,其父窦志忠系明朝(公元1368-1644)末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下的将领。公元1713年,窦尔敦率部劫了大名府(今河北省境内)运往京城的十万两官银。清政府上下大为震惊,兵部大臣彭朋被革职。彭朋手下护卫黄三太为捉拿窦尔敦,以比武之名约窦前来较量。比试时,黄三太违背“不用暗器”之约,暗发金镖伤了窦尔敦的左膀,窦负伤逃脱。后来,清军多次围捕,均未能将他拿获。窦尔敦深感他活动的河北省河间、献县一带无险可守,非久留之地。于是率部攻下河间府,夺取了河间府的印信和大量辎重,然后进入河北省燕山山脉,在一个名叫连环套的地方安营筑寨,同清庭抗争。这时他的义军已经发展到了一万余人。有一次,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赐骏马至围场行猎,窦得知后,只身下山,潜入梁营中盗走御马。清军几次攻打窦寨未能奏效,于是拘捕了窦的母亲,并张贴告示称如窦不投案即杀其母。窦乃孝子,为救其母,自缚投案。其母责备他作了糊涂事,撞墙自尽。窦尔敦悲痛万分,挣断了绳索与差人搏斗,腿部负伤遭擒,后被清廷秘密杀害。
先父生前在闲谈时曾告余,连环套即现在位于河北兴隆县境内的但属于承德市辖区的鹰手营子、洞庙河一带的山区。因距离避暑山庄很近,故盗御马是在避暑山庄。对照百度资料,可见言之不谬。燕山主峰雾灵山即位于兴隆县境内,避暑山庄乃去围场行猎必经之地。有资料说,盗御马发生在北京畅春园(时为康熙常居之所),谬也!以地理位置看,绝无可能。
在地图上可见,兴隆县境内有两块飞地,即鹰手营子矿区和寿王坟矿区,均属承德市区管辖,因这里蕴藏着煤、铁、铜等矿产。飞地,乃人为原因形成的地理现象,即在他区域内有着本区域的地盘。
京剧《连环套》是铜锤和架子花都能应工的著名花脸戏,当年以金少山、裘盛戎著名,现在当属铜锤孟广禄和架子花杨赤最佳。但是该剧把窦尔敦的结局改成因为要挽救忠臣彭朋而自动投案,显然思想性大打折扣。但该剧的唱腔确属净戏佳作。
仅以本文作为避暑山庄系列终篇。明日去曲阜。再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