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避暑山庄、外八庙与承德

(2011-09-24 05:35:27)
标签:

承德

外八庙

武烈河

避暑山庄

热河省

旅游

分类: 旅游各地
现在一提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必定说“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其实是先有的山庄、外八庙,后有的承德。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年间,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每年的木兰秋狝,在此建一行宫。清王室是“以马上得天下”的统治者,又是来自东北冷凉地区的民族。因此清中前期,皇帝十分重视宗室、贵族、八旗子民的武功,故以到木兰围场(今围场县,在承德以北)秋狝为名,组织习武,同时因不耐北京的暑热而来此避暑。后来又考虑到躲避当时致命的天花病害,遂在此建山庄,夏秋常住,成为陪都。清入关后的皇帝除了开始的顺治和末尾的光绪与溥仪以外,共有七帝在此执政、习武、避暑,即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其中嘉庆和咸丰崩于此,道光和同治在此登基,且都是著名历史事件或疑案。

避暑山庄、外八庙与承德

    山庄始建时,这里仅是武烈河岸的上营村。但此地风水极佳,北为山、东为山,均为近处靠山;再北为西北东南走向的七老图山,为远靠山;难为燕山--雾灵山余脉,为朝山和案山;滦河自西向东再南流过,武烈河自北向东在东注入滦河。凡此均符合龙兴之地要素。武烈河西岸有热河泉为山庄提供了优质的水源,故此地先名热河。

避暑山庄、外八庙与承德

    由于康乾二帝长期居此,正当西北、西南蒙、藏、疆各地少数民族归附中央,活佛、王公纷纷来朝,故在山庄之外修建寺庙,以作会见、接待、瞻礼之所。山庄内外庙宇远不止八座,只因其中有八座直属理藩院管辖,又地处长城口外,故统称外八庙。

避暑山庄、外八庙与承德

    雍正元年(1723年)在此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泽”之义,改名为承德州。1929年成立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会。日寇入侵后,这里成为伪满洲国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撤销热河省,辖区分化入辽宁、内蒙古和河北,承德成为河北省辖区,现为地级市驻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