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淮大旱是全球气候变暖加人为破坏自然规律的双重后果

(2011-05-29 08:20:14)
标签:

江淮

厄尔尼诺现象

全球气候

北太平洋高压

水利工程

杂谈

分类: 地理地震
我在今年1月26日的博文中介绍了上个冬天我国南方冻雨北方干旱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目前十分严重的南方大旱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反应,当然还要加上人为干扰自然的原因。

    学习过中学地理课程的人们都知道,影响我国东部气候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东亚季风环流。因为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夏半年大陆升温快,气压降低,海洋升温慢,气压相对较高。在亚洲东部,因为西太平洋高压(亦称北太平洋高压)和亚洲低压之间的气压差,盛行风为从东南向西北的夏季风,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成云致雨。正常情况下,来自太平洋的温湿气团与亚洲上空的干热气团相交形成锋面雨带,四至五月位于华南,六至七月位于江淮,七至八月位于华北,带来全年雨量的大半。这段时间南方还应有间歇性的降雨,如江南的“杏花春雨”。今年四月还算正常,华南有较大降雨,虽有局部水患,那完全是多年水利工程失修、过多垦殖的结果,与自然原因无关。但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偏高,上部的大气温度亦然,因此西太平洋高压势力减弱,位置偏东,未能影响我国大陆,形不成锋面雨带,使得四五月江淮滴雨未见,遂成大旱。目前雨带位于日本以南,日本本不缺雨,却还得接受降雨。而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但是,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人为破坏自然界的水循环规律则是造成江淮大旱的另一重要原因:

    1.过度围垦,造成属于面积大大减少,使得陆地蒸发量大大减少,失去降雨的水源。

    2.水利工程长期失修,水来不能蓄,缺水不能调。

    3.便水利工程为单一水电工程,水库蓄水主要为了发电(这又涉及为什么南方长期电力紧张,原因更复杂),水在库里,河道长期裸露,灌溉用水调不来,而库区蓄水大量进入地下而不是流到下游,下游用不上。同时又大大减少水域面积,减少蒸发量。

    4.巨大的SX工程,为了保证其发电的功能和大坝的安全,则必须保证其有足够的蓄水量,不是百姓所理解的把水都排下去不好吗,能够下泄用于灌溉的水量有限。如果没有这个工程,则会有多得多的水量下泄,用于灌溉。

    现在的形势很明了:SX能够下泄用于灌溉的水量最多只能排到六月十日。如果到时梅雨还不下,问题就大啦。须知江淮是我国最重要的粮仓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