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里的观音和十八罗汉(佛教常识十五)
(2011-05-22 05:38:03)
标签:
观音普贤迦诺迦伐蹉大辩才天坐鹿罗汉文化 |
分类: 宗教知识 |
大雄宝殿正面佛像后面,有面北向南的观音像,有的是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像。
大殿两侧多为十八罗汉或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即十六罗汉加二尊者。他们是:
(1)宾度罗跋罗堕阇(Pindolabharadvaja),坐鹿罗汉:曾乘鹿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
(2)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欢喜罗汉: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3)迦诺迦跋厘堕阇(Kanakabharadvaja),举钵罗汉: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
(4)苏频陀(Suvinda),托塔罗汉: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5)诺矩罗(Nakula),静坐罗汉: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
(6)跋陀罗(Bhadra),过江罗汉:过江似蜻蜓点水。
(7)迦理迦(Karika),骑象罗汉:本是一名驯象师。
(8)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笑狮罗汉: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9)戍博迦(Jīvaka),开心罗汉: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10)半托迦(Panthaka),探手罗汉: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11)罗怙罗(Rāhula),沉思罗汉: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12)那伽犀那(Nāgasena),挖耳罗汉: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13)因揭陀(Añgaja),布袋罗汉: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14)伐那婆斯(Vanavāsi),芭蕉罗汉: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15)阿氏多(Ajita),长眉罗汉:传说出生时就有两道长眉。
(16)注荼半托迦(Cūlapanthaka)。看门罗汉:为人尽忠职守。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有的大殿十八罗汉在后两侧,两侧供二十诸天:一大梵天、二帝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大自在天或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娑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则成了“二十四天”,即二十一紧那罗、二十二紫微大帝、二十三东岳大帝、二十四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