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和“在家”(佛教常识之十一)
(2011-04-13 04:41:43)
标签:
摩那比丘尼沙弥尼优婆夷优婆塞文化 |
分类: 宗教知识 |
佛教弟子有出家和在家之分。
出家弟子分为男女二众,即比丘和比丘尼。在汉地一般称比丘为“师父”为宜,称比丘尼为“师太”为宜。如再细分,7岁以上20岁以下的比丘为沙弥,即小和尚;7岁以上20以下的比丘尼为沙弥尼;年满18岁的沙弥尼在受具足戒前二年为式叉摩那,即“学法女”。出家弟子的手续大体有:请一位老和尚做“依止师”为介绍人、剃度并受沙弥戒、年满20岁受比丘戒、再满5年可离师往各地学道并居住各寺院。比丘尼的程序大体同上,但师父须为老师太,且在年满18岁时受叉摩那戒,年满20岁受比丘尼戒。汉传佛教原有在头顶烧香疤的规矩,于1983年由中国佛协明令禁止。
在家弟子亦分男女二众,即优婆塞和优婆夷,俗称男居士和女居士。在家弟子也有一定手续:皈依佛、法、僧,从师受五戒。
对于高僧大德还有以下称谓:法师、经师、论师、律师、三藏法师、大师、尊宿、上人、讲下、高僧等。
现在许多人把信佛的、经常烧香磕头的非出家人都称为“居士”,实在荒唐。至多也就是个信众,善男信女而已。何况其中还有许多根本不懂规矩瞎起哄的。